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太子府的小厨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3.火芽银丝[第2页/共4页]

常福随口问道:“阿鱼,你不是燕京人吧?”

燕仪连连点头:“真好吃!清甜不腻。”

“倒也不是。我只是感觉读书很有效,若我能识几个大字,今后放出宫还能帮爹爹兄长算账。女史的位置我可不敢想,当女史的都是大师闺秀、鼎鼎驰名的才女。若果然让我当女史,那真不知是哪一世积的福。”

她把豆芽全都掏成空心,剩下的就是钱永惠的事了。钱永惠见阿鱼闲着没事,就叮咛她去汲些井水。

杨红珍说:“木耳必然要用冷水泡发,不然不脆。百合炒久了轻易变黑,最好出锅前再放。芹菜不必炒全熟,将熟未熟的时候,吃来最为脆爽。”

杨红珍把木耳放入锅中稍稍翻炒,又倒进了一些芹菜段,等芹菜微微变了色彩,便放入百合。随后加了一勺盐、半勺糖,淋上香油,出锅。

谢怀璟展开眼,来唤他的宫人立马松了一口气,一脸奉承地说:“恭喜殿下!太后娘娘回宫了,正想见您呢。”

阿鱼笑着说:“人还没来,你倒策画着如何使唤了。”

燕仪便持续道:“陛下选妃,也会从女史里头挑。”

燕仪说到这儿,停了停,凑上前道:“当女史另有一个好处,你可晓得?”

阿鱼忍俊不由:“只许吃一勺。”

燕仪理所当然地点头,美滋滋地假想:“到时候,我们都闲下来了,我想给宋女史送些银子,求她教我读书习字。”

阿鱼应了一声,另寻了一个炖锅,先尝了尝牛乳,感觉没有奶腥味,才往锅里倒。杏仁膏是现成的,阿鱼挖了两大勺,一并放进炖锅。煮开后,又添了一个大块的冰糖,让它渐渐地熬着。

燕仪点头,果然只舀了一勺。刚出锅的牛乳杏仁酪烫嘴得很,燕仪却不在乎,略吹了吹便往嘴里送。宫里的杏仁膏食材丰富,除了杏仁,另有枸杞和玫瑰调味,吃起来却很细致,没有一丁点碎渣颗粒,混着牛乳,立时滑溜溜地入了喉咙。奶香很重,却也未曾盖过杏仁味,二者融在一起,后知后觉地满盈在唇齿。

梦里晓得的。谢怀璟想了想,解释道:“我听别人这么喊过你。”

两人一边清算一边谈天。

哪晓得几年不返来,禁中已经大变样了。本身的儿子偏宠徐氏,任她在后宫胡作非为。心心念念的孙子,竟然被赶去了僻远的崇恩殿。

“回殿下的话,巳时刚过了一刻。”宫人奉迎地答道。

常福笑道:“味道虽是一样,口感倒是分歧的。你想想,那火腿肉都藏在豆芽里头,吃一口,除了火腿的鲜香,便是豆芽的脆爽。说白了,就是吃一盘脆火腿丝。”说着抬高了声音,“也就宫里爱翻这些花头,放在平凡人家,哪有这等闲工夫?”

当时宫宴刚结束没多久,阿鱼和燕仪正笑笑闹闹地清算着碗筷,俄然闻声一声“阿鱼”。阿鱼转头一看,见是谢怀璟,不由奇道:“你如何晓得我叫阿鱼?”

虽说陛下交代了“不必浪费”,但一想到早晨的宫宴有太后皇上坐镇、各宫娘娘伴驾,杨红珍便不敢怠慢,一应菜品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御膳,司膳房高低都从早忙活到晚。唯恐时候来不及,送膳的寺人也来帮手打动手。

她将汤盅放进食盒,谨慎翼翼地交给常福,后者领着几个小寺人一起去给秦昭仪送膳。这几个月来,秦昭仪身子不大好,一向卧病在床,闭门谢客。现在能有兴趣过生辰,想来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