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就任将帅 惩治腐败(2)[第1页/共2页]
阖闾误觉得伍子胥没有听清,再次说道:“你可晓得,孤家两位爱妃给这位大贤士做了‘见面礼’了……”
伍子胥凛然进言:“臣闻‘兵者,凶器也’,不成虚谈。诛杀不果,军令不可,何故率领全军而制胜?大王欲征楚而伯天下,思得良将,将以果毅为能。孙武果毅铁面,不徇情枉法,斩有罪二姬,何故遣之?非孙武为将,谁能率军涉淮逾泗,越千里而伐中原?美色易得,良将难求,若因二姬而弃一贤将,无异于爱莠草而弃嘉禾!”
这里伍子胥用了一个“拜”字,而不消“封”,是要吴王在文武百官面前对孙子恭而敬之。休藐视这一字之差,其意义大不不异,“封”是犒赏,而“拜”则是请和拜托。典礼也不尽不异,“封”,只要国君在殿上说一句就行了。被封者还要向国君施礼谢恩;“拜”,则需搭台。即国君要先把印、剑筹办好,然后停止典礼,由国君来向受拜者施礼,请他就任。
阖闾终究转过弯来,下定了决计,收罗伍子胥的定见道:“依伍爱卿之见……”
伍子胥不但要阖闾拜孙子为大将,还要拜他为军中之帅兼智囊,统属文武,节制诸官,他所行之令只要受命于君,君则不得横加干与。阖闾表示得非常豁达,伍子胥所言,他一一接管。伍子胥很感对劲,以为阖闾是个能够听劝纳谏的明君,因此表示:伐楚报仇今后,仍回吴报效君王。正因为表了这个态,以是伍子胥对阖闾父子一向忠心耿耿,但最后却死于非命。
“恰是此意。免得将来有一天,我的脑袋也被他‘军法处置’了。”阖闾的肝火越烧越旺。
阖闾回到后宫,茶不思,饭不想,好似经霜的枯草,精力委靡不振,两眼泪水晶莹,遂有遣孙武拜别之意。因过于哀思,次日阖闾竟命内侍上殿传谕:本日免朝,文武各散。辰时过后,伍子胥进宫存候,阖闾借机大肆宣泄,说道:“伍将军,多谢你为我荐来了一名大贤士。”
阖闾理直气壮地说:“孙武目无君王,寡人讨情,他竟不肯赦免二姬一死……”
话中有刺,伍子胥置之沉默。
阖闾忙命报酬孙子建第宅帅府,铸帅印,于望云山上筑将墩,在校场山上盖演武厅,拨当差,备用物,择吉期。谷旦择定,前一天派人送信给孙子,再派人约文武。调兵丁,传内侍,把统统筹办伏贴。次日凌晨,各营各队的兵丁会合小校场――孙子练习宫女,杀夏、姜二妃的处所。阖闾之以是将拜孙子为帅的典礼安排在小校场,是表示他不记杀二妃之仇,爱将赛过爱妃。日出卯时,吴王阖闾到了,他的前面是四个内侍――一个捧印,一个捧剑,一个捧兵符,一个捧文武诸官的卯簿,后边是文武百官,别的另有吹鼓手、乐工、执事等人,卫士两列庇护,到了将墩下,世人上马,抬级而上,登坛入厅。接着,孙子也到了,后边跟着随行职员,墩前上马,抬级而上,登坛入门。厅内设几案,陈祭器,行仪注,鼓乐齐鸣,阖闾跟孙子互行大礼。仪注既毕,阖闾坐上首案角,孙子坐下首案角,众文武上前道贺,然后各自回班。孙子展开点卯簿子点卯,把首要文武熟谙一下,然后兵丁各自回到原处。阖闾带领文武送元帅回府,内侍把兵符、印、剑伴同送往元帅府。阖闾回宫,文武各散。
阖闾毕竟是一名欲干一番奇迹的有为之君,听了伍子胥的一席顺耳之言,怨气在泄,肝火在熄,半天沉默不语,约莫在停止狠恶的思惟斗争,在衡量轻厚利弊。
孙子见望云台上空空荡荡的,人都走光了,只好叮咛出操,宫女们回宫,兵丁归队,法律官、传令官、刀斧手等人各自回营,本身回转馆舍安息,闭门坐着歇息,看阖闾将如何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