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孙子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8章 吴地血雨 姬光夺权(2)[第1页/共2页]

鸿鹄之以是能飞九万里长天,因其羽翼有力,若能断其双翼,也就难以翱翔了。吴王僚生性多疑,其弟掩余、烛庸及其子庆忌三人,常保护身边,不离摆布。掩余、烛庸兄弟二人,勇猛非常,不惧鬼神;王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有此三人保护,欲刺王僚,实难动手,是以,刺杀王僚之前,必先断其羽翼,除此三人,不然,即便王僚身亡,姬光亦难担当王位。

姬光见伍子胥无言以对,解释道:“实在,光乃不忍心视将军明珠投暗,但愿成灰……”

专诸恭请高朋人室,荜门蓬户,低头而入。姬光先拜,致平生景仰之意。专诸答拜,诚惶诚恐。姬光献上金帛珠宝,专诸固辞不受,伍子胥在旁力劝,方才勉强收下。伍子胥向专诸秉明公子来意,胪陈此举的按照与意义,并夸大此事极其伤害,随时能够身首异处。专诸闻后,愤然顿足捶胸说:“僚贼不除,国无宁日,诸愿助公子成绩大事!然诸有高堂老母,二位若能代为照顾,则诸不畏死。”

“这个……”伍子胥不知该如何启唇,如何答复。

王位的担当,本应是直系的世袭轨制,寿梦的一句遗言,导致吴国的王位担当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兄终弟及制,由诸樊而余祭,而余昧,循序而立。余昧身后,理应由四子季札即位,但季札淡泊名利,不欲为王,遁于山林以隐。至此,王位本应传回嫡孙姬光,但僚自恃父亲为王,担当了王位。

姬光上前握住专诸的双手,打动得说不出话来,讷讷半天,才说道:“懦夫如此仗义,光必侍令堂为亲母,懦夫之名亦将永留青史。”

依周礼和传统,寿梦应将王位传给宗子诸樊,再传嫡孙姬光,但是寿梦临终前,却遗言将王位传给最贤明的四子季札。季札谦让,不肯即位,不得已由宗子诸樊即位,然后再传二子余祭、三子余昧。

机会成熟,姬光与伍子胥再次往访专诸,言明大好机会。专诸闻后,颇显出踌躇之色,好久方才开口:“专诸非怕死之徒,只是担忧高堂老母。所谓身材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今若使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孝之极,专诸不为不孝之徒。”

公元前515年,楚平王亡故,十一岁的孩童芈珍继位,是谓楚昭王。闻听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欣然悲叹,恨彼苍无情不公,本身不能亲手斩杀昏君,为父兄及百口三百余口报仇雪耻。但是断鸿鹄双翼的机会已到,在伍子胥的策划下,姬光谏王僚趁楚丧之期,朝政混乱,发兵伐楚,且荐掩余、烛庸为元帅和大将,派庆忌往卫国借援兵。这时皇叔季札已下山回宫,请其巡访各国,寻求联盟。王僚不知是计,为掌霸权,不但一准奏,并且对姬光的虔诚感激不尽。

“这个……”姬光仿佛有难言之隐,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今后,伍将军必能晓得。”

姬光的祖父吴王寿梦,膝下有四子:

专诸早闻公子光的贤德,并向伍子胥作过先容,但却未曾目睹其尊容,本日公子竟屈尊柴门,怎不令他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说道:“某闾巷小民,有何德何能,敢烦公子台端!”

因为王位为堂弟僚所夺,姬光心中忿忿不平,积怨越来越深,决计夺回王位,以正天理。合法这时,伍子胥来吴,真乃彼苍有眼,扶正除邪,机遇至矣,故他先进谗言于吴王,后献殷勤于伍员。几经来往,二人遂成刎颈,决定先联手共废吴王,然后发兵伐楚。

一日,姬光备得厚礼,与伍子胥同车共载,往访专诸。当时,专诸正在街坊磨刀,欲为邻居宰猪,见车马纷繁,正欲走避,伍子胥在车上号召道:“贤弟留步,愚兄伍员来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