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孙子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18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1)[第2页/共3页]

吴将放声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竟然顾不上答复。

却说囊瓦统帅楚国海军,过豫章山而入长江,江宽水深,乘风破浪,逆流而下,在血腥与罪恶中进步,直向吴国奔去,一起上竟未碰到一股敌军劝止与攻击,全军将士的心像这大江之水一样镇静荡漾。不知飞行了几天几夜,一天凌晨,宽广的江面上烟笼雾罩,东方的启明星在有气有力地闪动,贼头鼠脑地藏匿,很快消逝在橘红色的晨光中。云蒸霞蔚,红光升腾满盈,染红了山,染醉了水,染羞了故乡和村落。一轮红日涌出水面,轰然有声,隆隆转动,她又圆又大,娇羞娇媚。尽染的江水波光粼粼,像巨幅绸缎,铺于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光滑,绉缬,闪烁。辰时过后,烟消雾散,天高云淡,波平浪静,苍鹰遨游,水鸟玩耍,楚之舰队像水中的游鱼,倏然远逝。将抵庸浦(今安徽省贵池),瞥见吴海军正溯流而上,很明显,这是前来抵抗楚军进犯的。囊瓦闻报,登上船面,举目瞭望,见吴军阵容整齐,气势浩大,固然是顺风溯流,但其速不减,颇觉得得计。见敌军权势强大,囊瓦为何反倒对劲呢?与楚比拟,吴国小兵寡,既然悉其舟师以拒战于江中,其驻桐的陆军也就有限了,公子繁正率陆师出淮,从六安入舒鸠以袭桐,必将如入囊探物,马到胜利。然后挥师南下,与囊瓦合击吴海军于江上,一举全歼之。浩浩大江自西南而来,过乌沙后分为三支,流数十里后,未到梅埂又合而为一贯东北流去。囊瓦喜形于色地摆设迎敌,欲将吴舟师节制在从乌沙到梅埂之间这广漠的水面上,困而不战,待公子繁袭桐南下后,水陆夹攻,吴海军必成瓮中之鳖,可不费吹灰之力,战而胜之,抑或不战而自毙。当然,这只是囊瓦的一厢甘心,战役的过程一定能像他想像的那样随心如愿。

这里是大别山和霍山的余脉,山体多由石灰岩构成。自六安向东南百余里,多是湖泊与池沼,过了舒鸠不远,高山高耸,连缀西北。凤爪山拔地而起,三爪成品字形对峙而立,爪间有两条深谷,名凤爪前谷与凤爪后谷,谷成簸箕形,前宽后窄,行十余里,两谷合而为一,统称凤爪谷。谷深林密,山高坡陡,人行谷中,不见天日,阴沉可怖。谷内阵势庞大,时而宽,时而窄,宽者可容数百人集会,可谓广场,窄者侧身通过,亦需屏息敛气;时而弯,时而曲,时而折,时而回环来去,迷魂阵普通;或激流飞瀑,或潭深莫测,或沟涧纵横,或溶洞通俗相连。如许的深山深谷,莫说短时候的窥伺,即便世代居住于此的舒鸠人,也难摸清其秘闻,穷究其奇妙,更何况吴军奉孙子之命,尽做了些假象给楚军看,因此楚军侦察所获,纯系虚妄不实之谍报。

公子繁所率之陆师,在进军的过程中碰到的费事较多,不似囊瓦所率海军那样顺利。第一,路途悠远,起首北出淮河,然后折身向南,可谓劳师袭远,将士怠倦,士气不振,此兵家之忌也。第二,沿途非山即水,极少平地,等赶到目标地,兵士们一个个瘫鸭普通,如何还能够再厮杀战役。第三,足之所履虽系属国与附庸,但因为楚对他们夙来实施暴政,轻殛毙,重赋敛,导致各国群众温饱交煎,怨声鼎沸,因此楚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繁坚壁窜匿,导致楚军的粮草与兵员得不到弥补。不但如此,楚军还经常遭到各地百姓的阻击和偷袭,这些百姓并非出于政治或军事目标,不过是为温饱所迫,想捞一点物质好处,聊救燃眉之急,天然也有出于义愤和仇恨而战的。楚陆军于长途跋涉中频繁对付小范围战役,既至过了六安,已成难穿鲁缟的强弩之末端。过了六安东南行,百里之遥便是舒鸠。舒鸠至桐,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进步更加艰巨。一日,正行之间,忽闻探马回报:前边不远的山头上,插有“孙”字帅旗,山下的路口上,有持利刃的吴国兵丁在盘桓。公子繁闻报,不敢持续进步,命令全军发展十里,择地安营扎寨,以观动静。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