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行4G》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26章 亡羊补牢[第1页/共2页]

“陛下登极未久,就已采取臣之进言,派使节赐狼头纛给沙钵略之叔达头可汗,欲行诽谤。日前突厥五可汗会盟联兵南侵,达头虽也参与此中,但沙钵略想必对他仍怀防备,此次其亲率部族主力西进,多数就是催促达头与他合兵一处,共同南下入侵我大隋。由此也可窥测出,突厥五可汗名虽会盟,实则嫌隙已生。陛下倒不必过于忧愁。”

长孙晟遵旨退下,杨坚屏退元胃、苏仪儿等人,只将杨勇一人留在武德殿内,沉着脸问他道:“若不是本日虞孝仁奉父命入宫求见,朕竟不知阿纵于出镇并州的途中派他返回了长安。说说吧,你近些天来派人刺探长安城内各座梵刹,究竟是为了甚么?”

杨勇自两年前被册立为隋国公世子,直至开隋后被立为太子,还从未被杨坚当着臣下的面儿如此发作过,内心一慌,再也站不住脚,扑通一声跪倒在阶前,双手据地,低眉垂首道:“父皇息怒,此事都是儿臣的错,唯请父皇下旨重处。”

杨坚闪眼瞟了阶下站着的长孙晟一眼,极力按捺着心头的肝火,命杨勇站起家侍立到本身身边来,改向长孙晟问道:“季晟,只可惜阿纵这封手札来迟了一步,沙钵略亲率部族主力已大肆南侵,于今之际,不知季晟有何良策能够教朕哪?”

“非也。”长孙晟淡淡一笑,点头答道,“当突厥五可汗会盟之初,陛下既已决计南北两路同时举兵,岂能半道而废?依臣观之,西北军情虽急,尚没有到无可挽回之境地。臣鄙人,愿请旨前去西北效命,再行诽谤,亡羊补牢,减缓西北态势。”

杨勇刚一进殿,就遭到杨坚的一通发作,继而幸运躲过一劫,侍立于杨坚身边听罢多时,不由得想对本身先前的忽视粗心加以挽回,遂趁机插言道:“朝廷防备突厥之兵力,现大多集结于河北道境内,现在西北已成突厥主攻之方向,不如请父皇立颁一道诏旨,命卫王亲率十万雄师,从幽并驰援西北,以解燃眉之急。儿臣也愿亲提一支兵马,西出长安,拱卫帝都。”

“那就好。现在阿纵出镇并州,阿祗和阿秀也分赴东都和益州就藩,朕身边,阿谅年纪尚小,一旦有事,就只能希冀你了。”杨坚脸上终究绽放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起家离座,冲杨勇做了个能够分开的手势,先自出了武德殿的侧门,朝正阳宫的方向走去。

事光临头,杨勇见瞒无可瞒,这才一五一十地将杨广于半路写信给他,报知有人欲于腊月初八在长安借调集佛祖贺道会之机为非造乱的前后颠末据实向杨坚禀说了一遍。

长孙晟仓猝躬身抱拳答道:“此事提及来也有臣的错误。前些时臣返回长安向陛下复命之时,本来想过要提示陛下多留意西北军情,只因当时对沙钵略的去处不甚了了,未曾向陛下提及。现在沙钵略的去处已明,倒印证了臣之前对其率部族主力西进的猜想。”

长孙晟话固然说得甚是自傲,但杨坚听罢,仍然愁眉不展,辩驳长孙晟道:“季晟所说虽说有理,然突厥四十万铁骑既已大肆南侵,现在驻守西北之府军尚不敷十万,为之何如?”

“但以卿一人之力,如何才气撤退突厥四十万雄师?”杨坚不无忧愁地直视着长孙晟,诘问道。

“朝廷集二十万雄师于江淮间与南陈对峙,杨素克日来在东都实施怀柔抚远之策,已初见效果,南陈士族纷繁过江来投,目下恰是发兵伐陈的最好机会,依季晟之言,莫不是想劝朕抽调江淮雄师北上?”杨坚敏感地盯了长孙晟一眼,问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