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行4G》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52章 临榆关失陷[第1页/共2页]

“皇兄,我方才奉旨回到长安,于朝廷和突厥之间的谈判景象还不甚了然,但据目前看来,突厥欲趁我大隋起始之机,出兵来犯,逼迫朝廷与其让步的企图非常较着。况临榆关地处长城要塞,又是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一旦落于突厥之手,则幽并等地皆无险可据,实已危矣。为今之计,臣弟愿亲率全军,驰援幽并,尽早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临榆关,方可保北境无虞。”杨爽不假思考地答道。

杨广听了这话,心中暗自迷惑儿:莫非父皇早就晓得本身要来,事前已关照过扼守露门的监门军直接放行。他顾不得向薛世雄探听究竟,转头向张须陀叮咛声:“你就在门外等着,照看好大青驴。”便仓促进了露门,径直朝武德殿走去。

杨广闻言实出于不测,顺势看了一眼长孙晟,见他神采凝重,蹙眉不语,不由得心中倒抽了口冷气:本身昨日才被诏准开府建衙,眼瞅着不日即将出镇并州,独当一面,莫非说仅仅过了一夜,父皇就变卦了不成?

薛世雄却像是事前晓得杨广要来似的,忙躬身抱拳见礼道:“皇上现在武德殿,王爷直接到武德殿报名求见就是,不必末将通传。”

“独孤,临榆关沦陷,你是欲要朕坐视不睬吗?”杨坚减轻了语气,诘责高颖道。

杨广更加感觉惊奇,忍不住问元胃道:“元将军,到底产生了甚么事?”

杨坚盯着高颖,不由皱了皱眉:昨日朝会散后,高颖就曾提示他道,晋王年幼,论其年资,不敷以威服全军,须得另遣重臣大将从旁帮助才可保万全。为此,今早四更接光临榆关沦陷的军报后,他特地从同州告急召回了身为雍州牧的堂弟杨爽,欲要他北上为帅,抵抗突厥,孰不知杨爽慨然请命出征,高颖反倒开口劝止起来,他这是打的甚么主张?

“皇上,长孙览、元景山已至江陵,八万雄师于皇上昨日于大朝会上宣布伐陈诏命前业已集结结束,此时若再出兵北上,臣只恐南北两线作战,于朝廷多有倒霉呀。还请皇上三思。”高颖听到杨爽一力主张从速出兵,光复临榆关,忙提示杨坚道。

杨广赶至露门外,一眼瞥见佩剑站立在门前,带班当值的恰是左监门郎将薛世雄,远远地便翻身下了驴,大步走至近前,亲身和他打号召道:“薛将军,本王有要事入宫面见父皇,请你行个便利,代为通禀一声。”

“六叔,兵部是今早四更天接到的幽州总管阴寿发还的六百里驿传,据阴寿报称,沙钵略勾搭北齐旧将高宝宁攻陷临榆关是在七日前。”太子杨勇从袖中取出一份军报,拿在手中,答道。

那位年青将领随即转过身来,杨广见他不过年届弱冠的年事,与太子杨勇年纪相仿佛,生得金面钢髯,眉眼间乍一看,与杨坚倒有几分类似,浑不似杨勇那般清秀、儒雅,鲜明颇具武将之风。

武德殿门外,右卫大将军元胃亲身在殿口处扼守,他看杨广行色仓促地赶来,忙迎上前几步,抬高声音说道:“皇上有旨,王爷来了,不需通传,直接进殿便可。王爷,卫王、高仆射、长孙晟俱已到齐,你快进殿去吧。”

武德殿内,杨坚面无神采地高坐于当中的御座上,太子杨勇侍立一旁。在丹犀下,与尚书左仆射、新任伐陈监军高颖并排,站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年青将领,头戴帅字金盔,身披大红战袍,仿佛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而长孙晟因为品秩的原因,只躬身站立于二人身后。

“阿纵来了,快,见过你六叔。”杨坚瞅见了方才走进殿来的杨广,抬大声音叮咛他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