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逞雄心李靖诉西岳 造谶语张衡危李渊[第1页/共5页]
那老夫人年可五十余,缘裙素襦,举止端雅,立于堂上。摆布女婢数人,也有执巾栉的,也有擎香炉的,也有捧快意的,也有持拂子的,两边侍立。李靖登堂鞠躬晋谒。老夫人安闲答礼:“叨教,尊客姓氏,因何至此?”李靖通名道姓,具述射猎迷路,冒昧投宿之意,且问:“其间是何家宅院?”老夫人道:“此处乃龙氏别宅。老身偶与小儿居此。彻夜儿辈俱不在舍,本不当遽留外客;但郎君迷路来投,若不相留,昏夜安往?暂淹尊驾,勿嫌慢亵。”遂顾侍婢,命具酒肴款客。李靖方谦谢间,酒肴早已陈列,杯盘列举,皆非常品。夫人拱客就席,本身却另坐一边,命侍婢酌酒相劝。李靖见夫人端庄,侍婢恭敬,恐酒后失礼,不敢多饮;数杯以后,即起家辞职。老夫人道:“郎君尊骑,已暂养厩中。前厅左厢,薄设卧榻,但存候寝。倘夜深时,或者儿辈返来,人马喧杂,不必惊奇。”言讫而入。苍头引李靖到前厅卧所,只见床帐裀褥,俱极华丽。李靖暗想:“这龙氏是何贵族,却这等丰富,且是待客有礼?”又想:“他家儿子若返来,闻知有客在此,或者要请相见,我且不成便睡。”因而闭户秉烛,独坐以待。因见壁边书架上,堆满册本,便去顺手取几本旁观消闲。本来那书上记录的,都是些河伯海若,及水族奇特之事,俱目所未睹者。
鞭背天刑甘自受,还将兵法作报酬。
张衡出来暗布流言。开初是村落胡说,厥后贩子喧传;先止是小儿胡言,渐至大人传播,都道:“桃李子有天下。”又道是:“杨氏灭,李氏兴。”街坊上不知是那边起的,巡捕官禁约不住,垂垂的传入禁中。晋王用心启奏道:“里巷妖言不祥,乞行制止。”隋主听了,甚是不悦。连李渊也担了一身干系,坐立不安。但隋主已是先有疑在心了,只考虑那李浑身上。
一日偶因探友于渭南,居住客店;乘着闲暇,单独骑马,到郊野射猎游戏。时价春末夏初,见村农在田耕作,却因久旱,田土干硬,甚是吃力。李靖走得困乏,上马向一老农告乞茶汤解渴。那老农见是个过往客长,不敢怠慢,忙唤农妇去草屋中,煎出一瓯茶来,奉与李靖吃了。李靖称谢毕,仍上马前行。忽见山岩边走出一个兔儿。李靖纵马逐之。那兔东跑西走,只在前面,却赶他不着;发箭射之,那兔便带着箭儿驰驱。李靖只顾赶去,不知赶过了多少路,兔儿却不见了。回马转看,不记来路,只得垂鞭信马而行。看看红日沉西,李靖心焦道:“日暮途歧,那边歇宿哩!”举目四望,遥见前面林子里,有高楼大厦。李靖道:“那边既有人家,且去投宿则个。”遂策马前去。到得那边看时,乃是一所大宅院。此时已是掌灯时候,其门已闭。李靖上马扣门。有一老苍头出问是谁。李靖道:“山行迷路,日暮途穷,求借一宿。”苍头道:“我家郎君他出,只要老夫人在宅,待我入内禀知,肯留便留。”李靖将所骑之马,系于门前树上,拱立门外待之。少顷,内边传呼:“老夫人宴客登堂相见。”李靖整衣而入。内里灯烛光辉,堂宇通俗。但见:
本日且须安蠖屈,他年自必奋鹏抟。
调寄《减字木兰花》
李靖一一领诺,随即出门上马。那马极高大,毛色甚异。行不数步,即腾起空中,御风而驰,且是安稳,渐行渐高。一顷刻间,雷声电光,起于马足之下。李靖全不惧怯,依着夫人言语,凡遇马跃处,即以滴水滴在马鬃上。也不知滴过了几处,天气渐次将明,来到一处,那马又复腾跃。李靖恰待取水滴下,却从曙光中看上面时,恰是白天歇马吃茶的地点,因想道:“我亲见此处田土干枯,这一滴水济得甚事?今行雨之权在我,何不广施惠泽?况我受村农一茶之敬,正须多以甘霖报之。”遂连续约滴下二十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