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章[第1页/共4页]
不过,翟耀辉也算见地到山里的民风。看看惊魂不决的小媳妇,哪还舍得说半句重话。
明天早上,杜家家里没有外人。连早餐都是杜妈和杜家二婶本身筹办的。
杜爷爷手里还端着阿谁小茶杯,要不是好歹看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差点泼到翟耀辉头上。提亲?提个屁亲啊!这小子就见不得本身欢畅。
酒意微醺、略微上头的乡亲们,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闹洞房,恰好沾沾两对新人的喜气。
俩新娘子都是时髦洋气的城里女人,固然有句老话叫入乡顺俗,但也有个成语叫事从权宜。两对新人的婚礼,还是简化了很多。
一样惊魂不决的另有坐在炕头上的新娘子。特别是看到炕上村里的婶子大娘撒的那些莲子、桂圆、花生和大枣,再听那一套套的吉利话,更是羞得抬不开端来。
酒菜还没撤,喝得不过瘾的婶子大娘们已经叮叮铛铛的去灶上忙活开了,早晨接着喝!
作为新娘子的陪客,连芽儿也都躲不过、藏不过。
作者有话要说:铛铛当,茶都喝了,这亲提定了!
两对新人,顺次给家里老爷子老太太们敬茶。白叟喝了新人茶,新人才真正成为杜家人。
俩城里来的新娘子哪见过如许的阵仗,哪见过这么皮实的小子,可不被脚底下的噼噼啪啪给惊得花枝乱颤。
不偏不倚,两位新娘子的嫁奁都是杜爷爷和杜奶奶事前筹办好的。不过,像床头柜和打扮桌之类的大物件,早就提早放到新房里了,省的来回折腾。
“杜大叔,不消您叮咛。这里有好酒好菜,撵俺们走都不走!早晨大师伙还要闹洞房呢!”外村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接过杜爷爷的话茬,“乡亲们,大师伙说是不是?”
直到新娘子们到了婆家门口,都没敢重新郎官怀里出来。
可不是接着喝,煎炒烹炸,蒸煮熏酱,很多菜都是现成的!直接用锅热一热,回锅炸一炸,再炒几个小菜,热腾腾香喷喷的席面出锅。
老刘的压箱底就是压箱底,这天早晨,两对新人真的睡了个好觉。早晨本来就喝的有点多,电影又看了大半夜,看完电影,最想干的就是从速爬炕头睡觉。
十里八乡的大小伙子都晓得,清河湾有个最斑斓最仁慈的小女人。要不是都晓得人家小女人是个大门生,自知配不上,杜家的门槛早被踏破了。
乐得使坏的半大小子嘎嘎直乐,村民们也都忍俊不由。更有促狭的婶子大娘们跟着凑热烈,连声喊着再来一个。
翟耀辉看着大口大口喘着气的芽儿,不晓得该如何说向来夺目关头时候掉链子的小媳妇了。小媳妇咋傻乎乎的不晓得出来啊?
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唯有这两天,大人们才不会管这群比野猴子都疯的半大小子。
平时招猫逗狗没少挨骂的半大小子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奶娃子们,遭到了鼓励。噼噼啪啪,一个接一个的小炮仗朝新人脚底下扔。
在落日落山的那一刻,喝了一天吃了一天的乡亲们,个个酒足饭饱。头一回喝的这么过瘾,吃的这么热烈。
天还没黑透呢,心中有算盘的芽儿,一眼就瞥见老刘。就跟瞥见救星似的,蹬蹬蹬跑畴昔,“刘叔叔,从速放电影!放最都雅最热烈的那一部!”
“对!祝杜大爷来岁年底就能抱上俩白胖大孙子!”
芽儿明天一天都是赵清的娘家人,也乖乖的跟着干妈进了新房。至于隔壁自家小婶婶那儿,芽儿是故意有力。
幸亏,幸亏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样晓得另一件事,杜家的小大夫是杜家的掌中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