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观鸟[第2页/共2页]
一走进桃树林,便有一阵阵暗香扑鼻而来,耳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待要寻觅时,满眼倒是姹紫嫣红的灿艳花海,一些蜜蜂已经早早光临,正在辛苦奋动,另有色采斑斓的胡蝶,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显得清幽清爽,让民气旷神怡。
叶泉笑道:“是啊,初春是观鸟最好的季候,现在桃源村在观鸟爱好者的圈子里有了必然的名声,只要气候好,几近每天都有人特地来这里观鸟。”
桃林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小道,韩月盈走几步便要停下脚步,拿着相机不时拍照,还不时让叶泉给她和丫丫合影。
韩月盈见到不远处的芦苇中,不时有一只鸟儿飞起或飞落,不由起了心机,干脆也不去沙洲,道“我们也去看看吧。”
叶氏先祖是宋末元初才迁徙至此,这里天然不是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先祖们遍植桃树,或许是依托夸姣心愿,盼望这片净土不被乱世打搅,后代子孙能够繁衍生息、平安然安。
韩月盈尝了尝,有点清脆适口。谈不上好吃,尝个鲜罢了,起码城里人多数没见地过,叶泉小时候没有甚么零食,倒吃过很多。
这使得这块小湿地群鸟堆积,有大雁、中华秋沙鸭、水鸽、明白鹭、黄嘴白鹭、黑鹳、鸳鸯、蓝胸秧鸡、铜翅水雉、翠鸟、麻雀、小白额雁等十多种鸟类。
韩月盈看了一会,有点迷惑地问道:“他们是在观鸟?”
过了渡船,便是一片桃树林,让情面不自禁地想起《桃花源记》内里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叶泉先容道:“这位是越安市观鸟协会的老会员姚教员。”
因为多是一些毛桃,味道并不好,除了村里的小孩会在成熟季候来捣拆台外,平素也没人管,天然也没有甚么经济产出,曾有人发起村委会将这些桃树砍掉,种上一些经济代价更高的果树,但被大师反对,以为这些树龄浅显在数十年以上的桃树,的确就是桃源村旅游鼓吹最好的告白。
叶泉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去沙洲那边吧。”
渡口至马鞍山脚下的这片林子有五六百棵桃树,此中不乏数十上百年的老桃树,这些桃树并不是那一家的,而是老祖宗们所栽,一代代留了下来。
叶泉道:“那等等,我归去拿望远镜和相机,观鸟得有专门东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