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王牌马屁精[第2页/共5页]
虞世基点了点头:“恰是,也就是因为他能献此奇计,以是臣才大胆保举此人开河大使。”
虞世基的眼中闪过一抹对劲之色,深深一揖:“臣遵旨!”
杨广“哦”了一声:“拉纤?如何个拉法?”
虞世基“嘿嘿”一笑:“以是沿河百姓必然会非常乐于向天子进贡本身的女儿的,有幸为陛下效力,那是他们的福分啊。”
虞世基跟着用力地点了点头:“陛下圣明,实在臣大胆测度,如许做底子不会怠倦我大隋,天下的百姓本就要按期服徭役,不就是修建宫殿,开挖运河这些事嘛。大隋已经有六七年没有打大仗了,百姓给养得够津润的啦,让他们花几个月时候修上几十个宫殿,那是一点题目也没有的,最多不要动用这些挖河的地区民工就是,象江都靠着江南,就让江南的百姓来个几十万人在扬州修宫殿就是。”
杨广对劲地点了点头:“看来商讨这些大事,用不着跟太多人说,只要跟爱卿筹议就行了,那你看让谁当这江都宫监比较合适呢?”(未完待续。)
虞世基皱了皱眉头,俄然说道:“陛下的后宫之事臣不敢妄言,但是前朝之事,臣还是能够说两句的,自从陛下即位以来,对萧氏一门多有恩宠,从萧琮升任尚书令,到萧禹作为内史侍郎深得陛下宠任,更不消说萧氏一门,五服以内的后辈听任外官者多达上百人,陛下,远的两汉亡就是亡在外戚擅权,近的西晋也是亡于贾南风之手,臣虽不敢妄议萧皇后,但兰陵萧氏本就是通过外戚篡夺的南朝政权,现在又是这模样侄满朝野,窃觉得绝非我大隋之福啊。”
杨广本待大笑,俄然又摇了点头:“虞爱卿,你这主张虽好,但这柳树又由谁来种呢,挖河是能够让百姓服这徭役着力,但是种柳树以后,还要在其幼小之时对其加以保护,不能听任不管,不然一旦某一地段贫乏柳树,朕的那些殿脚少女们(拉船的少女称为殿脚女,也是杨广所发明)不又要享福了嘛。朕也不能说这类柳树也属于徭役,非要百姓去做吧。”
杨广镇静地一鼓掌:“好主张,虞爱卿,你实在是太有才了。就按你说的办,哈哈,到时候朕会给这柳树赐姓为杨,今后这通济渠两边的柳树,就叫杨柳了,作为国树,让天下人看到这杨柳树,就晓得我们大隋天子的恩德。”
杨广叹了口气:“虞爱卿,朕一时气急,难为你了,你莫要怪朕,是啊,这是朕的后宫之事,你一个外臣,不便利多说的。”
杨广笑道:“那就准奏了。这回必然要把河挖得又宽又深,朕下主要坐着大龙船,去巡游江都。”说到这里时,他的神采一变,“不过诚恳说,前次朕坐中等龙船去江都的时候,可委实是有点后怕呢,那船底不断地碰到礁石,那摇摇摆晃的感受,另有从船底板传来的那种声音,可实在把朕吓得不轻。这回朕可不想再碰到这类事情了,如果再有人偷懒,挖的河不敷深不敷宽,朕这回可不会饶过他们!”
杨广点了点头:“是啊,朕本觉得萧皇后跟朕同甘共苦多年,以是对他们萧氏一族的子侄也多加封官赏爵,但是看起来萧氏的野心却会垂垂地起事,朕这些天也一向在想,为甚么萧禹好端端地要为李敏搭线,来告发宇文述,按说李敏他们家跟宇文述有仇,可萧禹又何必牵涉出去呢?这恐怕不但仅是用一个忠字能够解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