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隋风飞扬》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81章 查抄张氏家产[第1页/共2页]

杨广接到杨素的密信后大惊,仓猝招来李靖,向他扣问岭南张仓资匪的详情。李靖对张仓资匪一事也不甚了了,只是向杨广禀说,此前曾思疑商畴、商略两兄弟之以是能在挑拔李佛子建议兵变后,敏捷在岭南堆积起上万兵马,多数有本地的内应为其供应赋税支撑,但他分开岭南时,尚未查出内应是谁。

杨广从定州返回并州后,恰遇张伯和抱病解运所捐募的数百万斤粮食到达并州,彼时,杨广尚不知张家的二管家张仓在岭南通匪资匪一事,对张伯和应诏捐粮一事非常感念,不但亲身到张伯和留宿的堆栈看望了他,请来并州本地最好的郎中替他诊治病情,并且还和杨谅商讨,筹算为其向朝廷乞封恩赏,上章要求朝廷授予其朝散大夫文散官的职衔,以旌其行。

哪知杨广和杨谅联名为张伯和乞封恩赏的这道奏章还没有送抵长安,张伯和就在并州不治身亡了。并且,十多天后,尚书右仆射杨素派人给杨广送来了一封密信,在信中奉告杨广,太子正严命建康司马夏侯福彻查张仓资匪一案,意欲坐实广陵张家谋逆罪名,请杨广当即收回为张伯和乞封恩赏的那道奏章。

“即如你所说的如许,张伯和对此也决不会一无所知的。”杨广目视李靖,缓缓说道,“眼下费事的是,张伯和即便真有通匪谋反的怀疑,但他此次以广陵张氏一家之力,应诏向朝廷捐募出了数百万斤粮食,也足以使江南百姓觉得,广陵张家还是忠心于朝廷的,在这个时候,如果给张家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本王担忧会导致江南民气浮动,于朝廷抚绥江南的大计倒霉呀。以是,本王并不筹算收回为张伯和乞封恩赏的那道奏章,你觉得如何?”

隋高祖杨坚在接到夏侯福的奏章后,即决然采纳了杨广为张伯和乞封恩赏的奏章,并下旨查抄张氏产业。

“殿下,会不会有这类能够:张伯和与张仲坚兄弟两人早就分了家,张仓实际是奉张仲坚之命,在岭南为‘雁巢’残部供应赋税支撑的,而对外又以广陵张家的名义长驻徐闻做着丝绸贸易?”

因而,杨广连家都没顾得回,在回到长安的当天,即住进了中书省衙署,全部身心肠投入到了监理朝政的繁忙事件中了。

“张仓通匪资匪事发在前,而张伯和应诏捐粮在后,李靖,你觉得张伯和对张仓通匪一事知情的能够性有多大?”杨广听罢李靖的禀报,沉吟着问道。

李靖对于近几年来的太子与晋王之争也很有体味,听了这话,不由面带忧色地提示杨广道:“殿下,倘若夏侯福将张仓缉捕到案,从他嘴里审出张伯和对其在岭南通匪一事知情来,末将担忧这道奏章会对殿下极其倒霉呀。”

李靖猜料杨广必是担忧在他回京面君之前,夏侯福就已经将张仓缉捕到案,审出了张伯和对其资匪一事知情,便抱拳向杨广请命道:“末将愿回江南缉拿张仓,为殿下分忧。”

但是,在而后不久,杨坚就连传两道诏命:调晋王府长史张衡回朝改任黄门侍郎;在天子皇后赴仁寿宫避暑期间,留晋王杨广居京监国。

据张衡过后向杨广阐发,天子多数在内心对杨广保全江南稳定大局的做法是持承认态度的,才会在采纳他为张伯和乞封恩赏的奏章后不久,又做此安排的。

“不可。”杨广摇了点头,答道,“商氏兄弟在岭南建议的兵变已被安定,当务之急是尽快缉捕到张仲坚,完整消弭北境的隐患。你需留在北境,随时策应、共同你的那位小师弟设法缉捕张仲坚。至于在江南缉拿张仓一事,还是由本王写信给建平,交由他来办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