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南北同时告急[第1页/共2页]
这么想着,遂叮咛高昌在前指导着,本身亲身迎出了总管府。
杨广眼尖,一眼认出此人恰是本身的族叔,现任蒲州总管的河间王杨弘,仓猝趋步向前,拱手问候道:“小王闻报来迟,尚请诏使包涵。王叔一贯可好?”
旋即问英荐道:“刘方、李靖二人所拟的这份军报上只说雷州被李佛子叛军攻陷,但不知此次叛军出动了多少兵力,此中是否有扶北国的兵马?”
杨广接过圣旨,请虞世基和杨弘在上首落了座,方陪笑问道:“叨教诏使,不知父皇此时传诏小王回朝,所为何事呀?”
“你且退下候着,待本王调集僚属计议已定,自会有差使分拨给你的。”杨广见英荐如此,方觉悟道本身失态了,遂一边叮咛英荐退下安息,一边筹办解缆赶往议事厅。
杨弘在一旁听到此处,忍不住开口插言道:“投奔叛军的不是只稀有万人吗?阿么,你固然奉诏还朝去吧,老夫亲统雄师十万南征,不信就杀不但这些胡汉不分的南蛮。”
“诏使请,王叔请。”杨广遵循接诏的礼节,侧身退在一旁,请虞世基和杨弘入总管府正堂宣谕。
“圣上有诏命在此,晋王,我们还是进府宣谕吧。”虞世基客气地向杨广说道。
虞世基细心看罢军报,与杨弘互换了个眼神,拱手向杨广说道:“圣上既下诏命,下官觉得,晋王须当奉诏从速回朝才是。至于岭南平叛一事,圣上已经采取晋王此前所上奏章,拟册封洗夫人之幼孙冯盎为石龙郡太守,同时下诏催促冯喧尽早出兵征讨李佛子叛军,有河间王代您主持岭南平叛相做事件,料无大碍吧。”
杨广将这份告急军报细心看罢两遍,不由得拍案而起,勃然作色道:“来人哪,速传广陵总管府统统五品以上僚属至议事厅议事!”
就在杨凌与李佛子结为异姓兄弟,并作为他的特使,即将随商略返回雷州军中的同时,英荐照顾着一封由隋广州刺史刘方、晋王府骠骑郎将李靖二人联署的告急军报以日行六百里的速率奔驰回了广陵,亲手将这份告急军报呈送到了晋王杨广案头。
杨广肝火未消地问道:“来的是哪位?”
虞世基诏命在身,也不与杨弘谦让,率先步入正堂,面南背北站定,这才展开圣旨,向跪伏于面前的杨广正式宣谕道:“钦命,晋王杨广接此诏后速返长安,暂由河间王杨弘代掌其职。广陵总管府长史张衡暂不必回朝,仍留广陵帮手杨弘抚绥江南。”
“内史舍人虞世基。”
杨弘虽贵为皇朝宗室,和已经故去多年的卫王杨爽同为隋高祖杨坚非常信赖的兄弟,却非诏使,只冲杨广微微点头表示,退步站到了虞世基的身后。
总管府门外,只见年青儒雅的虞世基正和一名身材略有些发福的中年人扳谈着等待。
英荐还是头一回直接向晋王杨广禀报差使,未免有些严峻,支支吾吾地答道:“回禀殿下,据查,此次率部攻占雷州的是李佛子叛军当中的商氏兄弟,所率兵马不过两千人,没有传闻有扶北国派来的兵马……彼等是先行混入雷州城中,偷袭雷州刺史府到手,挟持了刺史府中的一干吏员,而后才占据雷州城的……”
杨广却摇了点头,向虞世基和杨弘二人说道:“李佛子麾下叛军虽不敷万人,小王先前也觉得,不必劳师远征,只须动用驻守岭南之官军一部,便可一举毁灭之。可据今看来,事情远比先前所猜想的要庞大。此前,小王已派府中都事参军诸葛颖出使扶北国,向其国王申明,决不答应其采取李佛子叛军,而其国王却以交州地近扶南,本非我大隋边境为由决然回绝了我之要求,本日又接到这份告急军报,李佛子麾下的商氏兄弟不但仅率两千兵马就攻占了雷州,并且公开打出了‘杀尽胡人,规复汉人江山’的灯号,在短短十几天内,便集合了数万兵马,此事殊不成等闲视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