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政治人物的政治考量(上)[第2页/共2页]
“哎,达奚将军此言差矣。按朝廷规制,建康总管府受淮南道行台节制,张衡身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在本王不在江南之时,暂代本王主政江南,自应首当其冲,对江南统统事件负有全责。江宁县牢本是官府用来关押犯人的场合,现在却被‘雁巢’残部渗入,拿来做了奥妙窝点,仅此一条,张衡就难辞其咎。”杨广温言安抚达奚长儒道。
高昌便是达奚长儒急欲寻觅的独一一名在江宁县牢事件中的幸存者,只因他对外利用的是高俊恒这个化名,且受达到奚长儒提审的二十几名‘雁巢’残部没有一人详确地向达奚长儒描给太高昌的边幅,以是,高昌固然就站在达奚长儒面前,可他却浑然不知晋王杨广身边的这位宦者就是他通令缉拿的江宁县牢的牢头高俊恒。
此前,萧子宝弹劾张衡欲将广陵张氏产业据为已有一事,已由末将与房副使联名上奏圣上,圣上有口谕:张衡与人争抢白草山一事,查其初志,是为了成全阿么(杨广的奶名)对母后的一番孝心。故对萧子宝弹劾之辞不予采信。
达奚长儒偷眼看到杨广这副略带几分凝重的神采,也不由暗自赞叹道:人都传说晋王喜怒不形于色,本日一见,当谓此言不虚矣。
达奚长儒行伍出身,按军中端方决不肯在下属面前就坐,像李靖一样站在杨广面前,起首抱拳禀报导:“关于末将奉旨查证吏部侍郎萧子宝弹劾广陵总管府长史张衡贪渎一事,谨向殿下作此禀报。
“殿下回护之情,末将心领了,可江宁县牢一事目前尚存诸多疑点,经末将与房副使商讨,仍难以据此事件查实萧子宝弹劾张衡剿匪不力这一条罪名建立,故而……”
杨广神情专注地聆听着达奚长儒的禀报,固然听达到奚长儒禀称对萧子宝弹劾张衡三项错失中的两项都不予以采信,但却瞧不出他脸上有一丝的笑模样,双眉舒展,反倒显出了几分凝重。
“回殿下,咱家向来没传闻过此事。”高昌心领神会地答复杨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