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宇宙大沙漏猜想[第2页/共6页]
因而,我开端冥思苦想。当然始终也想不出个甚么花腔。
我没有健忘本身成为科学家的胡想,从朋友那边借来了一本《时候简史》,但愿放弃学业后的我,仍然能够在必然程度上了解天下上最通俗的物理学实际。但是,这本以浅显易懂而著称的科普图书,我仍然只是翻看了几十页,便已经满脑袋浆糊了。我心中绝望又愤怒,在内心深处,不知深浅地对那些高深的物理学实际大加攻讦。
瘦子说:“哦,我明白了,你在画受精卵有丝分裂构成胚胎的过程。”
嗯,这个不错。万物皆分属于阴阳两种,这是中国前人很首要的一个哲学思惟。那么,我们身处的宇宙,会不会也存在一阴一阳的两个呢?
厥后,我开端创作科幻小说,偶然会有灵感匮乏的时候。为甚么不把宇宙大沙漏猜想写进一篇小说里呢?这但是我迄今为止最为弘大的一个构思。
相互吸引比较轻易了解,因为物质聚合在一起,密度越大,而至使的真假两种宇宙空间的分离也就更加完整,进而形成奇点相互的融会,产生更大的物压差。而物压差越大,物质从实空间进入虚空间,让两个宇宙达成均衡的能够性就越大。以是,物压差引力会让物质产生一种相互吸引、聚合的趋势。
瘦子说:“牛逼!甚么实际?”
实际的天下里有太多束缚,让我们无法;但是起码在胡想的天下里,我们的征途是星斗大海。
打个比方:假定1立方纳米的真空空间里具有10000个实空间单位和10000个虚空间,这时一颗微粒进入了这1立方纳米的空间,因而此中的5000个实空间与相对应的5000个虚空间单位相互分离,5000个虚空间单位融会成一个更大的虚空间单位,同时5000个实空间单位也融会成了一个能够包容这颗微粒的大的实空间单位。这就是相对论里提到的“物质的存在会让时空产生扭曲”。
在构思《溯流者》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新的设法,我把这些设法归纳总结了起来,也就是第二篇跋文《比方论》。我这里简朴地谈一谈我的设法:人类永久没法获得终究实际,没法获知宇宙的终究奥义。人类统统的实际,都是对宇宙本质的一个比方,只是这些比方的形象程度分歧。统统的这些比方,都是人类的东西,统统的科学,其本质都是利用科学。
一念及此,我很快想起了一个从初中期间就一向困扰着我的题目:布朗活动为甚么会存在?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么构成物质的微粒为甚么会停止着永不停止的没法则活动?这类热活动是由甚么形成的?是由谁来供应动力?
当代物理学以为,物质间存在四种根基感化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感化力和强相互感化力。但是,这四种根基感化力,所描述的物质层面并不不异。万有引力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过牛顿老爷子提出,在宏观的层面便能够观察到;电磁力有点难说,毕竟科学家们至今仍未能很清楚地解释,“磁”究竟是个甚么东西,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不过大抵能够以为电磁力存在于原子的内部布局,质子、中子、电子这一层面;而弱相互感化力,与电磁力已经被以为是同一种力,能够以为它们存在于同一层面;而强相互感化力,是夸克之间的相互感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