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学[第2页/共2页]
赵恺哈哈大笑,“雏凤遇风雨,便能凤舞九天,我信赖父皇的目光,也信赖我赵恺的直觉,你这位建康士子,将来必定是我大宋朝的鼎柱!”
来年的春闱哪怕他落第,估摸着官家也会恩赐个进士身份。
固然太学寒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赵恺哈哈一笑,“此等小事,那值得张相公出马,薛岭薛统领足以。”
而此时的太学,乃至于比临安文宣王庙还要寒伧一点。当然生员的质量远非临安王庙可对比,毕竟这三百人都是大宋后备官员。
……
看着这寒伧的太学,李凤梧只得苦笑,有发梵衲寺,无官御史台,真是名不虚传。
能够说,这三百人中,将来必定都是要入仕的。
没有射圃,即门生插手射箭或者其他文娱活动的场合,也就是操场,如有需求,只能去找武学借用。
在祭酒的办公室里,李凤梧见到了这位绍兴二十一年的进士,刚到不惑的春秋,已在宦海爬了十三年,实在小巧剔透。
这但是个不得了的惯例。
究竟上太学初建期间,设备粗陋范围极小。生员三百人,斋舍十二幢,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
李凤梧笑了。
李凤梧沉默了好久,才道:“使团是从安丰军辖境内进入的金国边疆,邓王和恭王的刺客本来是筹算在那里动手?”
李凤梧松了口气,还好,如果晓得邓王或恭王和完颜永中勾搭,那才是大宋的哀思,“让边军设法和使团抵触,也被我家叔公措置了吧?”
别说程大昌不信,估摸着当今大宋士林当中没人信赖,这都考不起进士的话,那我们这些太门生还读毛的书啊,都清算行李回家种田得了。
《宋会要辑稿》崇儒之一三四有载:扩到本府城外民居冒占自用地,月得二千八余贯,冲太学养士之费。若以三百报酬额,除假敌外,足以自用。
因李凤梧是被官家丢到太学来的,直接免试进入上舍生,这个来头在太学中不成谓不小,是以太学的祭酒在晓得李凤梧来报导以后,亲身欢迎了他。
……
李凤梧心中一跳,想起了那日去见张浚,瞥见赵恺身后的保护也去见了张浚,莫非……沉吟了一阵轻声问道:“薛统领和我家叔公是支撑你的?”
何况,大宋雏凤,锁厅试第二名会落第?
赵恺惊诧,“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