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雄文惊四座[第2页/共3页]
凤已初鸣。
世人闻言都是诧然。
说完在浩繁先生骇怪莫名的目光中点头晃脑大声念叨:“建炎南渡,两朝对峙,然世事无悠长昌期,岁岁而过,必刮风云战事,前有岳王战利后有采石捷……”
杨奉贤从一堆试卷中找出李凤梧的试卷,墨迹已干,轻手重脚的放到周必大书桌上。
一篇时务策论《复兵论》,明德堂四座皆惊。
是以李凤梧一篇时务策论便非常让人感觉利落。
时务策论读了一半,曹崇也收了之前对李凤梧的间隙之心,大声笑道:“如此甚好,也叫大师晓得我府学多了如何一员才子。”
曹崇持续大声念文,当念叨“天子北归吾望矣,将军挥剑吾往矣,此为宋民之知己”时,曹崇蓦地击掌拍桌,赞叹道:“好一句天子北归吾望矣,好一句将军挥剑吾往矣!”
待看得后文,周必大和曹崇两人的神采便逐步变得出色起来。
仍然是周必大首阅曹崇复审,这一次没有帖经完美,周必大固然看得几次点头,手中笔豪也是几次落下,明显不敷之处颇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沽名钓誉的柳青染教诲出来的弟子也好不到那里去,说衣冠禽兽大抵味重了,但给一个假品德君子的评价还是靠谱的。
帖经满分,接下来便是经义。
曹崇亦长叹一口气,“此子观点明白目光长远,胸有成墨,他日必展翅而金榜落款。”
海陵王天然是淫逸的完颜亮,乌禄则是女真名,指当今金国天子完颜雍。
明德堂内一片温馨,就连周必大这位将来的两朝相公也沉浸此中,咀嚼很久才喟叹道:“真是个后生可畏吾衰矣,此文之佳,当不该藏匿在明德堂,某必作章折传与临安。”
只看得第一句“建炎南渡,两朝对峙,然世事无悠长昌期,岁岁而过,必刮风云战事……”,两人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赞美。
浩繁先生大受震惊,一时候明德堂内沉寂无声,只剩下曹崇的声音持续念下去,直到最后一段“海陵王归去,然乌禄治国经略,群臣相守高低相安……几显尧舜遗风。我大宋虽有采石之彩,然无朱仙将帅,又无黄龙之兵……兵锋此去难复汴京,诸事当徐图。天家欲北归,宜先富国,朝欲京汴梁,抢先强兵。”
本来是能够直接说靖康耻,不过在本朝这是个不能等闲说的事情,毕竟大宋皇族蒙羞,如果这类事情述诸书面,那真是老寿星吃砒霜了。
钟毓秀和杨奉贤及别的一名先生将试卷收整后,一起来到府学明德堂,此时府门生员的开学检测测验早已结束,一些先生正拿着此中的优良作品切磋着。
曹崇本是想等周必大阅完再复审,此时也忍不住猎奇之心,靠畴昔问道:“子充兄何故不下笔审之?”
周必大俄然愣住,对曹崇说道:“实不料我府学初等生员中竟有此等佳作,真是让我等忸捏,不如惠美念与大师共赏之。”
有周必大评阅在前,曹崇只在经义卷补了两处,便也给了个良上的结语。
太学体是宋初狂儒柳开以险怪奇涩偏向在古文活动前期登峰造极的生长,体裁怪诞诋讪流荡鄙陋,既无古文的平本色朴,又乏骈文的高雅富丽,直以断散拙鄙为高,完整与骈体文唱对台戏,
隆兴元年建康府学文宣王庙的退学测验,必定要在大宋的汗青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测验结束,李凤梧带着恶仆李巨鹿回李府挑逗朱唤儿去了,至于测验成果,第二日遣一个仆人到文宣王庙看张榜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