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宋末乱世[第1页/共3页]
位于临安府东南面的凤凰山,佳木成荫,鸟语花香,溪水潺潺,风景恼人。依山而建的南宋皇城,虽范围并非很大,但那片颇能彰显皇家气度的金黄在青山的映托下倒也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姐姐,你放心,徒弟昨日还夸我武功大有长进,蒙古雄师如若来犯,我必然会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远山拍着胸脯说道。
“本来是大名鼎鼎的菊山先人啊。”胡玉莲作揖道,“小女子胡玉莲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浪得浮名,万望莫要见笑!”郑德云道。
卖力记录的寺人肖若飞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宫女刚入宫不久,他几近都不熟谙,如若不看清楚不问明白不免会有差池。年龄已高的他早在宋宁宗期间就入宫当差,宋理宗继任后,善巴结的董宋臣很得理宗的欢心,成为其贴身内侍,而董一死,代替其位恰是肖若飞,现在,他已经是在服侍南宋的第三个皇上。
这下可把赵禥乐坏了。24岁的他恰是男人平生中**最畅旺的期间,而宫里又有各种五花八门且药效明显的**供他选用,也难怪他能有幸成为史上最好色的帝王。
见多识广如他,也为面前的气象瞠目结舌。昨夜,他只是交代部下要妥当安排好为皇上侍寝的宫女,并不晓得赵禥竟接连宠幸了三十余人,把当值的寺人个个累得像条狗似的。这些个寺人如何都想不明白,瘦儿吧唧的赵禥哪来那么强大的欲望,能够将这么多女人一一睡过,直到天明方休。
开初,赵禥还能有所节制,夜夜仅一人罢了,垂垂地,他感觉如许不过瘾,开端不竭增加人数。
“再见!”郑德云直直地看着翩若惊鸿的胡玉莲,依依不舍地说道。
公元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金秋十月,风景旖旎的西湖恰是赏菊的好去处。俯拾皆是的杭菊白的像雪,黄的似金,把西湖装点得如同身着盛装的美人,氛围本就清爽如洗,还裹挟着阵阵扑鼻的暗香,自是惹得游人醉。
或许是内忧内乱加上纵欲过分严峻影响了帝王的身材,宋氏的子嗣繁衍总给人疲软乏力之感。宋宁宗赵扩归天后膝下无子,只得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昀。赵昀宋理宗一样无子,只得在1260年将本身的侄子赵禥立为皇太子。现在,理宗驾崩,赵禥顺理成章地继位。古来多少帝王之家,为了夺嫡,明争暗斗,构造算尽,到头来还不免兄弟相残,血流成河,可谓合作惨烈,不过,恰是这严格的斗争磨砺出一个又一个内心强大,足以支撑天下局面的君王。南宋的皇位仿佛最不金贵,总有捡来之嫌,这就使得继位者贫乏了起码的历练,毫无治国之才干,只能任权臣摆布。
玉莲鹅蛋脸面,玉齿朱唇,一头秀发乌黑亮丽,一双杏眼傲视生辉,肌肤白净好似初春之雪,声音动听如同黄鹂鸣叫。
按照当时的宫中端方,如果宫女在夜里奉召侍寝,翌日凌晨要到合门感激天子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寺人则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女络绎不断,未几时便排成了一条长龙,他们的脸上本来很有一朝得宠万般光荣之色,见同类者众便都兴味索然,反有耻辱之意了。
“你能喜好黄巢的霸气和刚硬姐姐倍感欣喜。”胡玉莲看着远山说道,“现在,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蒙古国却日趋强大,他日如果蒙古雄师杀太长江,你必然要披上战袍保家卫国。”
“我还是更喜好‘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那份豪放,如果士子们都如陶潜如许不满实际就归隐,那谁又来鞭策汗青进步的滚滚巨轮呢?”远山一脸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