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布防[第1页/共4页]
“一旦金贼过河,滑州亦难保全面,到时候敌军直扑东京而来,你内心要有个数。”徐彰不愧为疆场老将,虽离职多年,但对战局的判定仍旧非常精确。只是,徐卫听老爷子这口气,如何都有股泄气悲观的味道。
同时,奥妙传诏陕西的范致虚,刘光世等人,引兵南下,驰援东京。
“爹放心,我晓得。”徐卫应了一句。现在他最担忧的是,赵桓俄然召见武臣,十有八九是情势所迫,并且宰相们对此必定有贰言,此次召见能得出甚么样的成果,现在还不得而知。局势恶化如此,如果朝廷再犹踌躇豫,就是大罗金仙也难救了。
思考之时,看到徐卫昂然肃立,问道:“子昂莫非没有话说?”
“不然!陛下,金军斡离不所部虽进兵神速,两河之地确也陷于失控险地。然太原种师中仍旧固执戍守,必能管束金军西路。河北之地,另稀有州死守,可使金军粮道不通,补给不畅。其孤军深切,必求速战持久。只要陛下能矢志抗战,大宋是有体例的!”徐绍并未言明退敌之策,先说出前提,只要你作天子的下定抗战决计。带兵之人才气明白方向,冒死效死。
十一月初六,赵桓正式下诏,起首便擢升徐绍为枢密使,全面主持军务。何灌罢枢密副使,兼任步帅一职,但加检校少保头衔。任命御史中丞许翰为枢密副使,进折彦质为签书枢密院事。徐彰何灌都拜京畿制置副使,全面统领东京防务。
爷俩并肩而行。徐彰看了看前头内侍,小声道:“老九,大名怕是不保。”大名,是徐家桑梓之地,怪不得他格外存眷。
赵桓像是遭到了这般武臣的极大鼓励,情感也变得亢奋,连连点头道:“说说说!”
世人闻之色变!的确,汴河从东京外城西水门入,向东南经东京外城东水门出,恰是东都城防亏弱空虚之处。徐九所言,切中关键!
蹄声短促,一骑飞奔而来,于宫门前稳稳停下,顿时骑士飞身跳下,便有禁军士卒上前牵过缰绳。内侍们定睛一看,不是徐卫是谁?验了然身份,进入皇宫后,徐卫在寺人引领下疾步趋势讲武殿。没一阵,追上先行一步的父亲。
徐卫沉默地点点头,就在内侍传达天子告急召见的诏命之前,他已经收到李贯的部下从魏县发还的动静,黄河对岸,已有金军集结迹象,北京大名铁定沦亡!幸亏,李固渡有徐原麾下勇将扼守,应当能撑些光阴。
徐绍神采寂然,对着天子一拜道:“陛下!以臣鄙意,大名必不能保。金军渡河只是迟早的事情。”
徐绍仿佛早有筹办,当即奏答道:“滑州有泾原兵数万,且有姚古徐原等人坐镇。必能反对金军一时。臣所虑者,东京防务空虚,若滑州有失,东京危矣。”
“臣率部驻扎牟驼冈,晓得那处是天驷监地点。郭逆叛国,深知我真假,臣担忧金军一旦兵临东京,牟驼冈所养战马恐为贼所得。”汗青上,郭药师归顺大宋后,在东京遭到召见,还陪赵佶在牟驼冈打过马球,晓得天驷监在此放养战马数万匹。待其叛金,引兵来攻,牟驼冈数万良驹,女真人不费吹灰之力便掠取到手。
十月初九,北京大名沦陷的动静传回东京。金军二太子斡离不几近毫不吃力攻取大名,在郭药师指导之下,进兵至大名治下魏县。该县有一黄河渡口,名李固渡,若紫金山浮桥不能行,此处便是过河要道,金军仿佛成心今后处渡河。赵桓惊骇万状,忧愁成疾,接连下诏给姚古,命其务必死守。又催促何灌徐彰,尽速完成溃师整编,并分别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