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路强援[第1页/共3页]
“张知府率军急行,未至杞县,已探得金军正与徐卫所部苦战!知府相公担忧徐卫不支,已飞马声援,特请姚都统速速进兵!”那士卒满面惊色。想是被恶战所慑。以此看来,徐卫处境恐怕不妙。
姚平仲如何不明白这个事理?初见徐卫时,他是鄙夷至极,一个乡兵首级,撞大运守了黄河五天,竟风传天下!就算到了明天,目睹了徐卫确有才调,可他还是不平气。因为他是西军出身,姚氏后辈,不但勤王有功,还解了太原之围!若说天下将门中,另有可与之比肩的,也就是折家了,徐家算得甚么?只是,父亲兵败滑州,被官家定罪,已遭贬谪。本身如果不能尽快建功,姚家的处境就有些难堪了。
“大人这是……”
“恕卑职直言,此次发难,徐九献策在先,履行在后。再加上枢密相公是他亲叔父。此役若胜,不但徐子昂立下盖世功绩,必受官家重赏。连带着他们徐家都……”部将刚说到此处,就瞧见姚平仲蓦地侧首直视本身,一时胆怯,竟不敢言。
“在人后脱手脚,煸阴风,甚么东西!”那战将方说完,忽听一个声音炸雷似的吼将起来,直骇得四周将士纷繁侧目。视之,本来是统制官杨再兴。
折彦质更惊!他率军出城时,姚张两位已开赴靠近两个时候。为何姚平仲才走到这里?张叔夜安在?徐卫兵微将寡,女真人俄然撤退,定是得知动静,是以仓猝回师。这一归去,想必不吝代价,誓灭徐子昂!虎捷乡军此时,怕是凶恶万分!
哪知杨再兴听了这话,也不知是不承情,还是底子没体味,持枪报导:“都统为军中大将,若行此小人之事,岂不被人嘲笑?那徐卫不过是个黄口小儿,带帮乡兵,竟敢亲往金营。我军兵强马壮,莫非还不如徐九么?卑职乞八百精骑为前锋,誓为都统破金贼!”
姚平仲沉吟不语,那部将见机又骂道:“大胆狂徒!你觉得在太原杀得几阵,便天下无敌了?”
来人三十不到,身材削长,穿山文甲,戴铁盔,洒红缨。眉挑鼻挺,虽也威武,却自有一分儒雅气在。你道来的是谁?不是旁人,恰是签书枢密院事折彦质!滑州兵败,姚古作为统军大帅,难辞其责。可徐原折彦质都是力战有功,可折其罪,是以未受措置。徐卫献破敌之策,朝廷批准,徐启事身受重创,不能出征,朝中又无其他大将可用,折彦质是以再度掌军。
折彦质正全速奔行,听到这句呼喊,寻名誉去,不见何人在呼。姚平仲见状,赶出步队,迎上前来。折彦质一见,眉头微皱,命令持续前行后,也抢出列来。两位军中后起,西门将种相对而驰,约三五步时各勒停坐骑。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一片茫然。
“猖獗!你说谁!”那将一怔以后,怒从心起。厉声骂道“量你不过是个莽夫,安敢出言欺侮官长!”
张叔夜虽只两万驻泊禁军,但一接到军令,当即命部曲开赴,倒走在了前头。姚平仲兵强马壮,带甲八万,这会儿却方才走了十几里。他的军队,除收编的两河溃师外,另有近三万常捷精锐。若论气力,数他最强。此时,他骑着一匹青骡,全部甲胄,提一口“刀八色”之一的掉刀,神态冷峻,乌黑的脸绷得极紧,看不出涓滴神采来。四周战将环侍,尽是剽悍勇武之辈。
“可徐枢密现在兼着京畿制置使,我若张望不救。任由他侄儿身陷绝境,恐怕大祸不远了。”姚平仲说这话时,多少有些酸味。徐九凭甚么?不就是仗着他三叔是执掌军务的枢密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