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宋阀》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新君[第1页/共2页]

赵佶急欲南逃,偶然和这帮主战派大臣胶葛,遂承诺禅位。可圣旨送到赵桓面前,这位储君并没有遵循历朝历代的常例,一推二拒三接管,而是至心不想在这个时候坐上龙椅,因为他明白,一旦登上皇位,他老子留给他的,并不是一个歌舞升平,四海臣服的大帝国,而是一副烂摊子!他再三推让,乃至因为急怒攻心而病倒。可君无戏言,九五至尊的位置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在信中,徐卫并无支言片语提到本身的军功,反倒是建议何灌:女真人必定会威胁东京,但眼下都城以外已经云集数十万勤王之师。金军必定不会来强攻,多数是会提出媾和前提,逼迫朝廷接管。但金军粮草已经不济,他与种师道汇合后,金军不知真假,只要再咬牙撑一阵,敌必退无疑。

李贯一个激灵,从速双手把信奉上:“我部与女真人遭受,打了一仗,现已向西转进,寻觅种少保部会师。小人奉批示使军令,有手札一封在此,请太尉过目。”

“陛下!新君即位,当升赏群臣,大赦天下,鼓励全军士气。臣等愿跟随陛下,虽肝脑涂地,九死不悔!”李纲的形象,让人很难将他和民族豪杰联络起来。如果不是一身官袍,这位不到五十岁,满面风霜,充满皱纹,须发斑白的老者,看起来与农家老丈无异。

而就在此时,压垮这位道君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终究呈现了。郭药师奉诏出使金营后,倒也的的确确向金国二太子斡离不传达了宋廷方面乞降的意义。但斡离不此时野心勃勃,涓滴没有媾和之心。何况郭药师初为辽将,就与女真人作战,厥后投降大宋,再度与女真报酬敌,现在还敢来充当使节,你当我女真人的战刀倒霉么?斡离不一怒,又要来一个斩将祭旗。

可你交倒是全交啊,太子监国只是临时的,你还是霸着皇位没挪窝呀。朝野民气不稳,在京大臣绝大多数都在清算行装,筹办跟从天子南逃。李纲等人发觉到伤害,决定当即行动逼迫赵佶退位。因赵佶只要还是天子,文武大臣跟从他南逃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如果拥立新君,谁另有借口出逃?

“你是徐九部下?你们乡勇营现在那边?你又如何到了东京?”何灌问道。

文德殿上,身披黄袍的赵桓面无神采地接管着李纲等一班主战派大臣非正式的朝贺。这位二十五岁的新君,与其父一样,生得唇红牙白,风骚俶傥,翩翩佳公子,真真赵天孙。看着殿下大臣,贰心乱如麻,底子不晓得这个国度的前程在那里。

何灌看罢手札,一声长叹。可贵这小子如此用心,可惜啊,你们在前头流血捐躯,背面尽在干些拆台子捅棍子的事。官家被急昏了头,竟然派郭药师出使金营,那厮至今没有任何动静传返来,怕只怕……

赵佶闻讯,万念俱灰,连骂也懒得骂了,仓促筹办南逃。但哪怕在这类关头,他也没有健忘保持本身的“明君”形象,在给太子监国的圣旨中标明,“此非摆布大臣建明,出自朕意”。意义就是说,不是大臣逼我,我才命太子监国的,是我本身感觉用人不当,把国度弄到这个境地,心中有愧,才将权力交给储君。

宣和七年的最后一天,赵佶命人“押”来太子,正式传位于他,强即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好笑的是,当年赵家老祖宗赵匡胤也是被强行黄袍加身,可那是半推半就,内心暗爽。赵桓倒是满腹勉强,至心推让。现在御袍披在身上,只等正式即位,接管群臣朝贺,他便大宋第九代君王。

给事中吴敏第一个发难,上奏要求赵佶禅位,并援引李纲的谈吐。可悲的是,他说动赵佶的手腕必须借助这位道君天子崇信的怪力乱神之说:“神霄万寿宫所谓长生大帝君者,陛下是也。必有青华帝君(太子赵桓)以助之,其兆已现于此。”赵佶闻言,只是长叹数声,如有所思。后又召李纲上殿,李纲倒的确是个忠心为国的君子之臣,刺破手臂写下血书,言明短长干系,顿首叩求赵佶禅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