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丰收[第2页/共3页]
转眼便到了七月中旬,连续碰上五个大好天后,田中的水稻便也算是真正熟透了,顿时全部杨家村表里差未几五六百人,便也齐齐撒在了村前村后的稻田当中,以饱满的热忱和高兴的表情驱逐起了歉收。
至于最后一点,便是此事由赵棠起,眼下倒是至周三儿止,涓滴未曾连累上吴家,也就不晓得吴家失此一计以后,会不会又想出甚么毒计来。
提及粮价,这里确切要多说一句,这北宋前期的时候,粮价倒也较为低平,比如说宋太祖平河东之时(965年前后),因为当时地广人稀物贱,米一斗也不过十余钱,厥后到了承平兴国年间,如华容县地点的荆湖地区,便“官卖盐斤为钱六十四,民以三数斗稻价,方可买一斤”(也就是差不得二十钱一斗),再今后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米价便升至差未几每斗七十文摆布,这以后米价虽有颠簸,但峰谷低谷相去也不算远。
在敲定了银子如何分派以后,倒是杨老爹又提出了一个章程,便是亲身做了保人,要引黄昊入伙。见此天然无人反对,当下除了东湖村四人没到不能劈面见证以外,其他之人便在黄二杆子和杨老爹的带领下,亲身为黄昊开了香堂,八小我齐齐割破手指,每人滴了血在酒中叫黄昊饮下,这入伙的典礼便算是成了,倒是并未如梁山那般要交甚么投名状。
入伙以后,自杨老爹始,世人都自拿出十两银子,凑了个分子算作黄昊的入伙礼,也便是这一票黄昊固然未曾与世人一道分钱,却也得了一百一十两的分子,固然与黄昊所想相去甚远,倒也聊胜于无了。
洞庭湖在每年的七月涨水,从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游到洞庭湖的鱼特别多,鳊鱼、鲫鱼、鲤鱼、银鱼、赤眼鳟、打船钉、猪尾巴、刁子鱼、黄桑鱼,应有尽有,网网见鱼;进入八月后,因为下流分流的原因,湖水便没那么多了,别的因为七月鱼汛虽至,可按例不捕鱼的原因,此时湖中的鱼类种类和数量也就非常可观,加上夏收已毕,两岸的人家便会驾着划子小舢板,开端了一年一次的“赶鱼”活动。
最后,黄二杆子便也与世人商定,要如以往那般对这事守口如瓶,便也散了。黄昊倒是想着这些人都是积年的老匪,恐怕都不消黄二杆子提示,各自回家了还是还是如平常般糊口,底子都不必交代才是。
要晓得,之前黄家就给下的五十贯钱彩礼,这可就是整整的百贯,就目前全部杨家村的新媳妇而言,还真没有那个收得过这么多的彩礼,顿时杨老爹面上的红光都能当灯来使了。
至于周三儿,传闻因为那赵押司逃得不明不白,并且他监守自盗这事儿也有些不清不楚的原因,已经早教华容县令给解送到了江陵府,交提刑司查问,现在是个甚么环境也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而也是到了这时,黄昊这才晓得,为甚么黄二杆子会说作田也是一门好谋生。新粮收下来才没两日,便是水汽都还没完整脱去的时候,便有粮商赶着牛车,载着一车车的铜钱来村中收粮,开出的代价鲜明是足足一百九十文钱一斗新谷,一石稻谷可卖出整整一千九百五十文钱。
对于眼下这事,黄昊当真是开动了脑筋做了很多运营,谁想到不管是过程还是成果却都大大超出了他的假想和预感,这就仿佛本来筹办一口吃个瘦子,成果倒是狠狠一嘴啃在了棉花糖上,固然不成能嘣了本身的牙齿,但一嘴咬了个氛围的感受却也不如何好过。
八月节后,对于全部洞庭湖两岸的民人而言,一项更有前程的活动,便也就此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