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第3页/共3页]
“不止,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林景贞道:“田赋和丁钱是这么多……但是每年给乡村拨的办学钱,构筑水坝的钱,另有布施孤寡,都算起来,八千万不但不敷用,还要倒贴一千万以上……也就是说,现在的财税,要靠商贾维系着。衣食所系,赵相国又能如何?”
这,这算很多吗?
“这个……”胡闳休被噎得够呛。
越是寻求生长,就越要正视商贾,不正视不可啊,毕竟只要他们才气构造出产,办理作坊,缔造财产……空有一颗爱民之心,底子不管用。
赵相公公然是跟不上了……税部尚书李若水解释道:“相国,这几年朝廷最大的困难,就在本钱税上面……有多少商品,征多少税,这还是放在明面上,不算困难。可有些就不好办了。比如有人入股作坊,一年下来的分红如何算……另有,那些城里的房屋买卖,如何评价代价。再有,各地都有人办学,另有人往寺庙里恩赐……这些各种,都该如何措置,还很难立即拿出结论。”
已经是右副都御史的虞允文被如此直接地抢白,的确有些难堪。
辅弼赵鼎调集世人前来,伴跟着官制改革的完成,赵鼎已经相称老迈,满头白发,皱纹堆积。
赵谌南下以后,丝绸纺织动乱不已,动静传回了都城,政事堂方面不能不有所行动。
林景贞道:“诸位请想,田产有多少,就放在那边,实在不难发明,可财产呢?谁家有多少财产,哪些该征税,哪些不消征税,谁能说得清楚?田产是朝廷税赋的底子,商税和关税固然比年增加,可到底不如田赋稳妥。特别是把财产划一田产!”
但是另一方面,和贸易比拟,农业的潜力太低了。
莫不是造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