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驸马归来[第2页/共3页]
赵桓点头,不过他有想起来一件事,“吕卿,你们家算是道学之家,名臣辈出……说实话,朕还真是有些胡涂,不晓得你们道学到底在讲甚么?你能不能给朕指导迷津?”
“官家,老臣冒死就教,若置人道于天道之上,官家又是甚么?”
吕好问寿眉挑了挑,竟有些瞠目结舌,过了很久,才反问道:“官家为何会有此问?”
“甚么千里,是万里啊!”
反而是这些士大夫,他们可都是靠着天子威仪,才气牧守一方,享用万民瞻仰。
“那天子呢?”赵桓又问了一句。
老吕听到这话,完整没法淡定了,“过分了,过分了……官家千万不成做此念想,天子就是天子,就是万民君父,就是九五至尊,总而言之,是最高贵的人!”
老吕顿时语塞,额角竟然有汗水流下,毫无疑问,赵桓又点到了关头。
虽说这几年也给韩世忠弄了百万产业……可老韩吓坏了,底子不敢拿出来花,全都交给了夫人把守,乃至韩世忠也学着官家着布衣,修建燕京王府,也不敢多费钱。最多暗里里没人的时候,跑去金库,躺在金条上面眯一会儿,就算是心对劲足了。
幸亏赵官家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很从善如流的,并未对峙甚么,而是让老吕自在阐扬,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情,这点事理赵桓还是清楚的。
出人料想,吕好问的接管才气超强,没有一盏茶的工夫,老吕就稳住了心神。
赵桓一口气说完,再看吕好问,现在的老吕已经是嘴巴张大,喘气如牛。
看着语无伦次的吕好问,赵桓俄然有些恶作剧得逞的成绩感……说到底,他现在的权威不是来自祖宗恩荫,也不是来自皇位有多了不起……而是靠着光复之功,靠动部下几十万御营将士。
有这个在,乃至坐不坐龙椅都无所谓,就算赵佶复位了,翻手之间,赵桓就能把他掀翻在地,摔成一堆肉泥烂酱,碎得不能更碎。
虞允文咽了口吐沫,兴冲冲道:“岳驸马要返来了!”
吕好问目瞪口呆,很明显已经被赵官家的暴论打得有点麻痹了。幸亏赵桓也没有持续追杀,还是让人家缓一缓吧!
另有韩世忠,赵桓也给了他一些西北的好处,准予老韩发财,可跟着仁多保忠费钱复国,逼退大石,西北的买卖也断了。
“谈不上高论,天理民气,但是和董仲舒的天人之说有关?”
老吕是被这位弄得惊骇了,恐怕赵桓没有酝酿安妥,把一股脑抛出去,弄得民气大乱,那可就坏了。
“吕相公,别急着走啊,又有丧事,天大的丧事!”
吕好问只是翻了翻白眼,没有说话,臭小子,老夫方才被吓得够呛,决然不会被你忽悠了。
赵桓点头,“朕学问不精,吕卿用这类说辞敷衍朕,确切不敷坦诚……朕问你,是不是要有天理匡君子心?”
“这个……官家,其实在诸子百家之时,各派都是讲究天道的,非只儒门一家!”
“宋金开战以来,光是两河,丧失的百姓就有几百万之多,为甚么天道能如此狠辣?既然上天无情,上天不成靠……我们又为甚么要热脸贴冷屁股?莫非就不能放心研讨人道,走出一条新路?”
老吕迟愣少量,发自肺腑叹道:“岳驸马可真是我大宋的千里驹啊!”
赵桓目光闪亮,微微一笑,“所谓天子,不过是万民之仆罢了!”
官家把姿势放得那么低,他们又何故自处?
吕好问无法,只能点头道:“臣恭听官家高论。”
赵桓笑道:“你总算说出了限定这两个字!实在这套说辞不但是限定天子,也庇护了皇权……得失之间,很难说得清楚的。实在朕在之前就讲过,在治国这一块,便是天子,也要守端方,尊奉法度,不能肆意胡来。如果能把这一条在儒学当中申明,是不是不消纠结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