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1页/共3页]
只不过梦太长久了,并且醒来以后,金兵南下,所向披靡,立即变成了大宋君臣的恶梦……
终究兵马到了燕都城外,留守燕京的诸将悉数赶来驱逐……赵桓不竭扫视人群,唯独缺了一小我。
吕颐浩连连躬身,“官家深谋远虑,一锤定音,便是臣等也是茅塞顿开,终究想清楚了。”
赵桓点头,却又不满足道:“除了这些将士以外,另有各地义兵,以及那些为了后勤捐躯的民夫,全都要记下来。每一个县,每一个村,去细心核实。我们要把他们的名字留下来,放到国史馆,放到人们的内心。”
倒是岳飞有些游移,“官家,燕山府遭遇火警,行宫已经烧毁了,臣忙着攻城略地,并没有来得及整修,官家畴昔,只怕还是要在虎帐,住帐篷,现在燕山府还是很冷的,臣唯恐伤损龙体。”
岳飞神采也突然一变,他忍不住道:“官家,张相公自海路来到燕山以后,不竭巡查国土,安抚将士,鼓励民气……臣,臣劝他多歇息,张相公倒是只说能到燕山,此生无憾。”
向豪杰献上敬意,保存一口正气,保卫一条底限……在某个时候,真的能庇护平淡浅显的你!
官家和辅弼表态,其他世人,纷繁跪倒,寂然领旨。
“既然如此,那还等甚么。”
岳飞仓猝过来,单膝跪倒,行了大礼以后,起家烦恼道:“官家,臣,臣没能抓到兀术,此战未竟全功,还请官家包涵。”
赵桓话音刚落,群臣震惊,吕颐浩老泪横流,跪在了地上。
世人立即想起本来当年刘韐担负过河北经略安抚使,卖力防备金兵。
他们乃至舍不得慢下来,哪怕年纪最大的张叔夜,都一再催促。
官家话音刚落,韩世忠和岳飞几近同时取出了弓箭,随后诸将一起举弓,两只海东青收回凄厉的声音,缓慢爬升,毕竟躲不开,重重坠落在赵桓的面前不远处!
赵桓催马向前,间隔燕山府越来越近,就在赵桓即将进城的时候,俄然从东北方向,一前一后,两只海东青肆无顾忌掠过……
赵桓哈哈大笑,“别说龙不龙的,朕一个大活人,没有那么脆弱……燕云之地,念叨了这么多年,朕是等不及了!”
“光复两河,规复燕云以后,朝廷的首要政务,就是要好好深思这场用时六年的刻骨铭心的大战……从里往外深思,从骨子里寻觅本源……非论朝野,都该坐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是如何输的,又是如何赢的,此后该何去何从……如果答复不了这个题目,就不免重蹈复辙!”
“张,张相公呢?”
赵桓说完,纵马驰骋,踏冰渡河,来到了燕云之地。
“官家,当初金人围困京师,危在朝夕……天子力挽狂澜,整军经武,砥砺民气……九五至尊,亲身拜祭就义将士,不吝下跪施礼,倾尽宫中财产,厚赏士卒……官家所作所为,已经是无可抉剔。官家圣主睿智,皆是臣等无能……皆是天下士人豪强,过分贪婪,压榨百姓,奢糜吃苦,腐朽委靡,沉湎党争……乃至于民气离散,朝野纷争不竭,面对金人,竟束手无策,几近亡国!”
张叔夜跟着笑道:“是啊,官家所言,让我们好好深思,我觉得应当写一本书,详细写清楚,我们败在那里,又胜在那里……有了这本书在,足以提示先人,时候警悟,或许天下长治久安,就有了但愿。”
但灾害到临的时候,常常是少数的懦夫,庇护了多数平淡的人。
“鹏举,你来得不慢。”
“朕方才也是有感而发,借着吴元丰就义,把内心的话说出来了,或许峻厉了一些,但是……你们必须听出来,切莫当作耳旁风!”赵桓又绷起了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