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控制[第2页/共3页]
胡寅说完,竟然不再言语,连地上趴着的万俟卨都不看一眼。
赵桓听在耳朵里,并没有立即反对……这倒不是赵桓动心了,恰好相反,只要听到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赵桓就立即把这条建议否定了,这类完颜构上的当,就不消拿来忽悠他了,只是身为官家,一言一行,牵涉太大。
赵桓点头,“这事理谁都懂,说点重点吧!”
“李太傅,仗打到了明天,南边百姓以脂膏扶养军需,破钞庞大……北方百姓饱受烽火培植,民生凋敝。南北百姓,皆有牢骚,该如何疗摄生息,规复民生,但是一件大事啊!”
见赵桓游移,万俟卨竟然直接跪倒,“官家在上,六年来,百姓毁家抒难,以膏腴心血,奉侍全军……汴河两岸,尽是虎帐兵马,江南风华,悉数成了刀枪剑戟。便是圣天子也要亲身挥军临阵,冲锋杀敌,出世入死,堂堂天子,竟然成为武夫,天下臣民,无不痛心疾首……这大宋朝,几近翻天覆地,换了一副模样。百姓心中积怨深重,南北之间,抵触锋利。剥削百姓,敲骨吸髓若此……并非一句规复燕云之功,便能够一笔取消!臣恳请官家清算民气,安抚百姓,便是此意!臣之用心,天日可鉴!”
吕颐浩说完,躬身对赵桓道:“官家,臣等如此安排,可安妥?”
赵桓嘴角含笑,“万俟卨,朕几近忘了,你在清丈田亩,安抚百姓之上,立了大功……这一次光复失地,你如何不肯意故伎重施了?”
“不错!”刘锜竟然也说话了,“万俟相公,甚么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别那么费事了。一些投奔了金贼的败类,还要当场斩杀,以儆效尤,岂能等闲放过他们!”
……
“不必!”
没得筹议!
“是!”张浚弓着身材,沉吟道:“臣的重点,就是将本来河北金人建立的猛安谋克转归军中,以将士屯田,承担徭役……争夺在三年以内,自给军粮,支应军需……如此以来,军用充沛,天然能够减少南边百姓压力,南北两便,岂不美哉!”
吕颐浩顿了一下,“老臣觉得,该调派能臣干吏,执掌处所,优抚百姓,规复民生,断根流毒,重整教养,如此方能光复两河百姓之心……此中臣觉得当减少税赋,断根苛捐冗赋,广开科举,兴建水利,管理黄河……”
或者说恰是因为这些题目存在,才使得如何措置河北,变得难上加难。
“是!”万俟卨躬身道:“官家,不管如何管理光复之地,臣觉得各种开支,都不是小数量。怕不是一年两年之功……以是臣大胆谏言,应当以安抚民气为先。”
李邦彦笑道:“圣天子体恤百姓,是万民之福,胡学士和张侍郎找到了老臣,恰好有妙策献上,还请官家决计。”
赵桓笑道:“吕卿的设法天然是安妥的,不过凡事都离不开人,万俟卨经历丰富,就让他留在大名府,替朕筹划此事,务必尽快拿出体例……也免得浪费时候,迟延不决!”
“万俟爱卿,你的意义是要南北百姓各自返回客籍吗?”
“官家,克日政事堂几次参议,迟迟拿不定主张,该如何管理光复之地,还请官家决计。”
正在赵桓沉吟的时候,李邦彦求见,刚巧的是,老李还带了两小我,胡寅和张浚,见过赵桓以后,也给他们筹办了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