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1页/共3页]
胡寅叩首作响,“君父如天,子民皆是孩童!”
孔端友顷刻间神采惨白,他实在没有推测,赵桓竟然会如此锋利,他想辩驳,却又无从辩驳!
赵桓浅笑道:“孔家传承几十代,历经两千年,光阴悠悠,长盛不衰,笑看朝代风云,便是强汉盛唐,都灰飞烟灭……更何况当下的皇宋。再说了,五胡乱华,鲜卑拓跋,这些蛮夷又何尝未曾君临中原……朕没说错吧?”
孔端友悲忿满腔,不由得悲声道:“孔家身为圣贤后嗣,天然以圣道为先,自上而下,只要死节之臣,并无屈膝之贼!还请官家放心,如果有孔氏后辈屈膝蛮夷,便是自绝于孔家,臣必诛之!”
胡寅再度叩首,泪眼恍惚,“官家所言不假,何如机会不对……当下大宋,在官家旨意之下,万众一心,君臣和衷共济。将士用命,文官尽忠,百姓献出膏腴……开封、太原、青化、临河……一场场大战下来,战死疆场者,不知凡几,为了运输货色,死伤的民夫,一样不知凡几,这些都是忠臣义士,万古流芳,那个能不为之动容!”
这位身背三宝,蒲伏地上,对着官家放声大哭,直接请罪:“臣有罪朝廷,请官家降罪!”
吕颐浩在他说完以后,也深深一躬,“官家,老臣还记得,当初李太傅说出‘莫须有’三字,朝野无不惶恐。而后官家也多次说过,要公允服众,万不成诛心,正因为如此,方有本日高低一心的大好局面,还望官家明鉴!”
孔端友低垂着头,“臣……遵旨!”
几位宰执更是勃然变色,诸如刘韐和张悫,嘴角都抽动了,很明显赵桓非议孔家的话,已经戳到了群臣的底限。
答:连孔家都比他们有骨气。
光是眼下宋金的国势,略微有点脑筋,也不会卖身投奔金人吧?起码孔家这个级别的,应当不会出错。
赵桓听到这里,可贵没有活力,反而叹道:“你一个衍圣公,不过是祭奠之官,并非守土之人。再有京东环境庞大,便是朝廷也没有真的光复失地,朕不会指责你的。至于丢弃祖辈坟地,当然不铛铛,可你留下来,也做不了甚么,还不如前来求援,这也是道理当中的事情。”
“当真是衍圣公?”
很明显,这不是个轻易答复的题目。
“张相公,上一次兀术进犯京东,没有去仙源吧?”
“官家,不但是臣视君如父,天下万民,皆以君父视之……既然为父为母,便应当一碗水端平,孔家能够如以往普通,也有能够同大宋共进退。官家如何能突然定论,寒了义士之心!更何况衍圣公负宝而来,守节无亏,更是忠贞义士,无可抉剔!官家狐疑孔家,不免让更多人寒心啊!”
至于孔端友,如坠冰窖,只感觉彻骨寒凉……甚么意义?莫非在官家的内心,孔家会屈膝金人吗?
赵桓第三次发问了……毕竟衍圣公这三个字,在后代的批评可不是那么好啊!特别是在相称多的网文作品中,都是充当背面典范的,特别还是那种无脑反派,仗着老祖宗的余荫,便肆无顾忌,非要被猪脚把脸抽烂,才气诚恳一点。
“臣,臣不敢!”
“胡寅,你这话未免孩童了吧?”
胡寅的这番事理,说不上完美无瑕,但以君王的高度,的确是有事理的。
张叔夜说完,其别人也不反对,就剩下赵桓点头了。
“……”
赵桓深吸口气,缓缓站起,走到了胡寅面前,把他拉了起来,又冲着吕颐浩点了点头。
赵桓抓着孔端友的手,笑道:“朕主张抗金不错,可朕一人到底力量有限……衍圣公能来都城,朕是从内心欢迎。方才朕冲犯衍圣公,也是想请衍圣公能主动申明……毕竟金人都敢打你们的主张,足见畴昔还是有些不对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