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司礼监》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司礼监题送 税兵首领[第1页/共3页]

“李公公的意义是,宫中有人,我这两殿舍人还是大有前程的?”良臣揣摩着李永贞的意义。

并且遵循李永贞的说法,这内阁中书一职,固然位低,但能捞取的油水却多的很。启事在于内阁辅臣,辰入申出,办事阁中拟票旨,所得与闻者,独写票中书罢了。

单凭口谕,良臣自是不成能就这么往抚顺去。

王体乾办完本身的任务后,也不在山海关逗留,当天就归了京师。田刚和李维仍就留下伴随魏良臣去抚顺。

意为内阁草拟的任何文件,都是由中书直接草拟,再由学士核议。而各部送呈的各种奏疏,内阁中书也都能够提早翻看,或者偷偷察看。若外人想知其事,不能从学士那边得知,便会想体例贿赂这些中书舍人,如此一来,天然进项可观。

并且,他这两天还不竭让李维替他网罗有关建州摆布卫的谍报,仿佛对阿谁胆敢领兵据关讨款的奴尔哈赤非常有兴趣,这让李永贞非常的猜疑。

事到现在,良臣也无他法,只能姑息这八品文华殿舍人了。

李永贞笑了笑,道:“魏舍人如果能结识宫中大珰,想要加衔晋升,实在不是难事。”

身为内廷中人,李永贞自是对高淮的了局感到可悲不幸。

公文中除要辽东都司安抚善后军变事项,查明高淮这些年的各种罪证照实呈报朝廷外,同时交代了魏良臣这个两殿舍人将前去抚顺调查建州右卫边乱,据关讨款事。

良臣不晓得这张晔是谁,但见李永贞和王体乾都是一脸佩服的模样,不由猎奇起来,跟李永贞探听这位张公公是哪路神仙。

和李永贞从卫堡回山海关的路上,魏良臣和他说了件事。

李永贞眉头一皱,这张虎但是高淮私募税兵的首级,虽也是宫中出身,但现在说他是一军之将也不为过。

不管如何说,高淮在辽十年,没有功绩也有苦劳,现在却被辽东文武结合起来废掉,而内廷却无还手之力,更无打压之力,皇爷也是无能为力,想来都是叫人寒心的。

“张公公曾是御马监掌印,二十四年出任大同镇守寺人,三十四年皇爷本来派他往南京任镇守,张公公却说眼下国计艰生,国库空虚,天下都说皇爷与民争利,对矿监税令大家喊打。他身为内廷奴婢,焉能不为皇爷着力,焉能叫皇爷每日为赋税忧愁,故自请为通湾税监。”

“魏舍人筹办几时去抚顺?”李永贞岔开刚才话题。

这相公,也不知本身哪获咎他了,如此好人功德。

李永贞暗自感喟,这些年矿监税使驻地凡是出事,终究成果不是派去的公公们罹难,就是皇爷迫于外廷压力措置矿监税使。来回几次,这矿监税使怕是不悠长了。

通州乃漕运北方目标地,繁华天下第一。此地之前从未设税关,因为外朝言通州繁忙,且是漕运重地,若设关卡税,必使船只拥堵,货色难以到达京师。更首要的是会使南边米粮堆积滞于通州,倒霉朝廷调拨中转,故为便利漕运,不使商民费事,不能在此设税关。

除进项可观外,李永贞提到了另一桩好处让良臣对叶向高的确就是恨之入骨了。那就是两房中书舍人只要试职满七年,上官无差评,便许会试一次。

李永贞现在火急想晓得高淮的了局,他问道:“王公公可知,皇爷对高公公是如何说的?”

王体乾道:“皇爷已令通湾税监张晔兼领辽东事。”

“张晔?”李永贞听到这小我名非常震惊,“大同镇守那位?”

此次军变,要有个交代出来。

通湾税监,全称是督理通(州)湾(张家湾)税监。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