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行事[第2页/共2页]
买卖讲究的就是先机,不能被人看破他们心中所想,提早有所防备也就罢了,将水路抢走了,就真是白搭了店主的一番心机。
“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郭雄眉毛也跟着扬起来,“我就带着船去那边,必然想方设法将水路打通。”
谢大娘子先用石炭做佛炭,又开了石炭窑,关于石炭的事,她天然清楚。
谢承让感觉这里有题目。
谢玉琰正因为提早晓得这些,以是先一步在这条水道安插船只。
“很多事也不消亲力亲为,还是多养伤,有些事叮咛下去就好。”
说到这里,夏子乔似是想到了甚么:“不然,你帮我吧!我给你一些人,让他们听你的号令行事。”
郭雄看着舆图,他熟知水路,被谢玉琰一点就明白过来。
但父亲还没能脱手,贺家人就接二连三被押入大牢。
郭雄抬开端:“可如果……南边或是京东运石炭过来,就不成能走这条水路了。”
谢玉琰道:“你们两个不能出汴京,明日一早就与衙署说一声,起码那边需求的时候能寻到人。”
不过如果运石炭,必须走黄河这条水路,朝廷就要花大力量疏浚。
谢玉琰道:“眼下发明的石炭矿,大多在河东路、河西路,如果开采石炭,天然以这些为先。”
夏子乔脸上暴露了然的神情:“你替他瞒着也是无用,我父亲、母亲已然晓得,内心非常不快。”
想到谢承信,夏子乔道:“我传闻,你那大哥比来忙着寻一个女子,但是真的?”
“还是令人跟着郭家兄弟,”谢承让道,“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些甚么。”
夏子乔还借机为谢承让说话,不能让父亲、母亲因为庶子的身份就看轻了他。
汴京以南的水路四通八达,往西北因为与西夏的战事,近年稍弱些,特别是黄河往汴水这条水路,比年淤堵,水道庞大,来往的船只就更少。
郭雄和郭川也不担搁,从谢玉琰院子里出来,就将得力喊过来,让他们四周招船工。
不要说现在,今后几十年,汴京的石炭也是大多来自河东路。
“大哥,”郭川道,“那谢大娘子可真短长。”
谢承让眉头微微一皱,不过很快讳饰畴昔:“我好久未见大哥,没有传闻这些。”
“你提示我安排这些事,父亲晓得格外的对劲,还说谢家教的好。”
“这里比来的就是河阴县,”郭雄道,“多年前河阴那边要转运货色,也挺繁华的,不过因为与西边兵戈,很多船只都要绕路,那边也跟着式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