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90章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2)[第2页/共3页]

水自下历溪盘曲,逶迤倾泻。行者间关,每所褰氵斥,山、水之号,盖亦因事生焉。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澧水。

东迳无阳县。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

澧水东与温泉水会。水发北山石穴中,长三十丈,冬夏沸涌,常若汤焉。温水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东合零溪,水源南出零阳之山,历溪北注澧水。澧水又东,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又以九渡为名。山兽咸饮此水,而迳越他津,皆不饮之。九渡水北迳神仙楼下,傍有石形,极方峭,世名之为仙楼。

山下水际,有新息侯马援征武溪蛮停军处,壶头径曲多险,此中纡折千滩。援就壶头,希效早成,道遇瘴毒,终没于此。忠以获谤,信可悲矣!刘澄之曰:沅水自壶头枝分,跨三十三渡,迳交趾龙编县东北,入于海。脉水寻梁,乃非关究,但前人许以传疑,聊书所闻耳。

作唐县,后汉分孱陵县置。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迳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又东南流注于澧水。澧水又东,澹水出焉。

东过其县北。

澧水又东迳零阳县南,县即零溪以著称矣。澧水又迳渫阳县,左会渫水。水出建平郡,东迳渫阳县南,晋太康中置。渫水又右合黄水,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很有神异。采之常以冬月祭奠,凿石深数丈,方得佳黄,故溪水取名焉。黄水北流注于渫水。渫水又东注澧水,谓之渫口。澧水又东迳澧阳县南,南临澧水,晋太康四年立,天门郡治也。吴永安六年,武陵郡嵩梁山,岑岭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其山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广二百丈,门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谓之天帚。孙休觉得嘉祥,分武陵,置天门郡。

沅水出牂柯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

澧水又东迳安南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孱陵立。澹水注之。水上承澧水于作唐县,东迳其县北,又东注于澧,谓之澹口。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曰:悠悠澹澧者也。

沅水东迳无阳县,南临运水。水源出东南岸许山,西北迳其县南,流注于熊溪。熊溪南带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风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山以移为名,盖亦苍梧郁州,东武怪山之类也。熊溪下注沅水。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峤之山,北流入于沅。

油水自孱陵县之东北,迳公安县西,又北流注于大江。

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南出龙门山,历独母溪北入辰水。辰水又迳其县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楚辞》所谓夕宿辰阳者也。王莽改名会亭矣。辰水又右会沅水,名之为辰溪口。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沅水又迳沅陵县西,有武溪,源出武山,与酉阳分山。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