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经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6章 青衣水 桓水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1)[第2页/共4页]

《山海经》曰;南海以内,黑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又云:灰野之山有树焉,青叶赤华,厥名若木。生昆仑山,西附西极也。《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木有十华,其光照下地。故屈原《离骚?天问》曰:羲和未阳,若华何光?是也,然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故水受其称焉。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宗子昌意,德劣不敷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圣德,二十登帝位,承少皞金官之政,以水德膺历矣。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一名州江。漂亮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南流入于若水。又迳越巂大莋县入绳。绳水出徼外。《山海经》曰:巴遂之山,绳水出焉,东南流分为二水,其一水,枝流东出,迳广柔县,东流注于江,其一水,南迳旄牛道,至大莋,与若水合,自下亦通谓之为绳水矣。莋,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弥,蜀曰邛,汉嘉越巂曰莋,皆夷种也。

县有蒙山,青衣水所发,东迳其县,沫水会于越巂郡之灵关道。青衣水又东,邛水注之,水出汉嘉严道邛来山,东至蜀郡临邛县,东入青衣水。

又东南至武陵酉阳县,入于酉水。

又东北至潭中县,注于潭。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西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桓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盘也。斯乃玄之新奇,恐乖《尚书》因桓之义,非浮潜入渭之文。余考校诸书,以具闻见。今略缉综川流沿注之绪,虽今古异容,本其流俗,粗陈所由。然自西倾至葭萌,入于西汉,即郑玄之所谓潜水者也。自西汉逆流而届于晋寿界。沮漾枝津南,历冈穴,迤逦而接汉,沿此入漾,《书》所谓浮潜而逾沔矣。历汉川至南郑县,属于褒水。

溯褎暨于衙岭之南溪水,支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达于渭水。此乃水陆之相干,川流之所经,复不乖《禹贡》入渭之宗,实符《尚书》乱河之义也。

东北与青衣水合,《华阳国记》曰:二水于汉嘉青衣县东,合为一川,自下亦谓之为青衣水。

存水又东。迳牂柯郡之毋敛县北,而东南与毋欢水合,水首受牂柯水,东迳毋敛县为毋欢水,又东注于存水。

又南过越巂邛都县西,直南至会无县,淹水东南流注之。

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

《武陵先贤传》曰:潘京世长为郡主簿,太守赵伟甚器之,问京:贵郡何故名武陵?京答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破。光武时移治东山之上,遂尔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云:高平曰陵,因而名焉。

县故邛都国也。越巂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改名矣。又有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燅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昔李骧败李钊于温水是也。若水又迳会无县,县有骏马河,水出县东高山。山有天马径,厥迹存焉。马日行千里,民家马牧之山下,或产骏驹,言是天马子。河中有贝子,以羊祠之,则可取也。又有孙水焉。水出台高县,即台登县也。孙水一名白沙江。南流迳邛都县,司马相如定西夷,桥孙水,便是水也。又南至会无,入若水。若水又南迳云南郡之遂久县,蜻蛉水入焉。水出蜻蛉县西,东迳其县下,县以氏焉。有石猪圻,长谷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长老传言,夷昔牧此,一朝化为石,迄今夷人不敢往牧。贪水出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