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浒大寨主》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指点汤隆[第1页/共3页]

汤隆在旁答复道:“此乃石炭,燃烧起来火力较柴炭更旺,乃是上佳的燃料。只是梁山未曾有这东西,要从千里以外采购,等闲小弟也不消的。”

世人皆喜,纷繁来看新成的刀。李助、朱武对王伦的熟谙又加深一层,心道哥哥当真博学,深藏不漏。

汤隆也说道:“此刀公然是好刀啊!就比如我表兄徐宁的钩镰枪普通,可枪可刀,变幻莫测。”

王伦点点头,瞥见那牛皮风排,又有了主张,说道:“如许,这风排也要改进。做两个瘦长木箱,一个恰好套在另一个内里,内里打一个出气洞,装上把手,抽动内里的木箱,便能够鼓风,叫做活塞式木风箱,风力强过牛皮风排。”

梁山兵器监,是个独立的院子,中间另有河道颠末,位置绝佳。这院子里除了六七个铁匠,另有打动手的二十多个伴计。

那鼓风的伴计拿着风箱,在炉前试用,世人也都围过来看这新式风箱的结果。公然,只用一个伴计拉风箱,没拉两下,炉火直窜上来,火焰好几尺高,火焰逐步发白。

王伦对于宋朝的炼铁技术也非常猎奇,便对汤隆说道:“我对炼铁技术倒也有些研讨,不如我看看是否能帮忙汤兄弟。”

王伦看着汤隆笑道:“那就要看汤兄弟的手腕了。”

汤隆见有了新式的风箱,自发如虎添翼,表情大佳,道:“哥哥真手腕高强,小弟受益非浅。”

汤隆听了,哈哈大笑,自傲满满的说道:“要打好刀,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缺一不成!前朝名师綦毋怀文曾留密法,我祖上也传得此法,有口诀曰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王伦也晓得綦毋怀文,不想汤隆还是名家弟子传人,大喜道:“有汤隆兄弟执掌军火监,我梁山如虎添翼也!”

汤隆是打铁里手,一听之下,恍然大悟,“这个主张公然高!哥哥请受小弟一拜!”

汤隆喝采道:“好,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厨子。”忙把刚才打的一半的一把刀,伸进火里锻造,瞪着眼睛看着炉火,嘴里喊着:“再加把劲鼓风。”

说着扔下铁锤,一脚把一个拿着皮风囊鼓风的伴计踢了个跟斗,气忽忽地骂道:“没用的东西,连煽个风都干不好。”

李助在旁看不下去,走上前喝道:“哥哥在此,汤隆兄弟不成无礼!”

綦毋怀文造刀的体例是:先把生铁和熟铁以灌钢法烧炼成钢,做成刃口,然后“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如许做出来的刀称为“宿铁刀”,极其锋利,能够一下子斩断铁甲三十札。

王伦指着军刀的草图,一一先容道:“此刀,方形刀头粗旷,刀背阔,丰富坚毅。背上的锯齿,能够锯断碗口粗的木头,能够以砍、刺、劈、削、切割。除此以外,还能够当撬棍、当铲子、当锤子、当飞刀。刀口锋利,更是杀人的利器,乃至连铁甲都能够捅穿。”

世人来到打铁炉前,只见一座高炉,只暴露一个不到一尺的炉口,熊熊火焰跳动着,将一段铁胚在炉里烧的发红,一个伴计用力用一个牛皮风排在鼓风。

汤隆听了王伦这话,思考半晌就有了端倪,大喜道:“未曾料得哥哥另有这等妙法,炼焦之说我也有听闻,只是不得体味。本日哥哥一席话,倒是让小弟茅塞顿开。”

有聪明的伴计,早就把纸张和笔墨拿了上来,王伦当即画了一把当代军刀的图形。

王伦模糊记得文献上说,北宋开端大量利用煤炭做燃料,因而由衷赞叹道:“早就听闻开封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本日可见一斑。”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