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水浒传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第1页/共5页]

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驱逐。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方丈道众,筹办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很多道众,鸣钟伐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驱逐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上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

世人一齐都到殿内,暗中暗不见一物。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一物,只中心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上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人皆不识;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洪而开”。却不是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显忠良,三来刚巧遇着洪信,岂不是天数?洪太尉看了这四个字,大喜,便对真人说道:“你等反对我,却怎地数百年前已必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开,清楚是教我开看,却何妨。我想这个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次日五更时分,众羽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奇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承担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很多道世人等,送到后山,指与途径。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世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将至半山,瞥见大顶直侵霄汉,公然好座大山!恰是:

这洪太尉单独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迟疑,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边,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扑地今后便倒。偷眼看那大虫时,但见:

那一声清脆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周八方去了。世人吃了一惊,发声喊,都走了,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攧翻无数。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太尉问道:“走了的倒是甚么妖魔?”那真人言不过数句,话不过一席,说出这个启事。有分教,一朝天子,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豺狼,蓼儿洼内聚神蛟。毕竟龙虎山真人说出甚么言语来,且听下回分化。

太尉拿着提炉,再寻旧路,奔下山来。众羽士接着,请至方丈坐下。真人便问太尉道:“曾见天师么?”太尉说道:“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灵魂都没了。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盘做一堆,拦住来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真人复道:“贫道等怎敢骄易大臣?这是祖师摸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动,方欲再上山坡,只见松树中间转出一个道童,骑着一头黄牛,吹着管铁笛,正过山来,我便问他:‘那里来?识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说天师叮咛,凌晨乘鹤驾云,往东京去了,下官是以返来。”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恰是天师。”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獕?”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固然年幼,实在道行非常。他是分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劈面错过!”真人道:“太尉且存候心。既然祖师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都完了。”太尉见说,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接待太尉,请将丹诏保藏于御书匣内,留在上清宫中,龙香就三清殿上烧了。当日方丈内大排斋供,设席饮酌,至晚席罢,止宿到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