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零二、幕僚[第2页/共2页]
顾慎替崔凌霜答复了这个题目,他道:“天然站主子那边,记得谁是你的主子就成。”
崔凌霜又问:“先生可知百家漕运背后有哪些权势?”
崔凌霜饶是两世为人,在这类环境下也有些难堪。
周长仁毫不害怕的说,“你便是顾家大爷吧?多年前不但没死于海难,反而因祸得福帮顾家在海上找到了落脚点,此次上京莫非不是为了把买卖扩大到都城?”
周长仁先跟崔凌霜赔罪报歉,说他调查崔凌霜的同时顺带查了顾家。因为没法儿派人去刺桐港实地刺探,只能借着体味刺桐港官员的机会侧面体味顾家。
周长仁笑眯眯地说,“李大人至今未婚,都城略微有点头脸的人家都晓得是如何回事儿。”
崔凌霜开口了,“侯爷好处优先,把他放第一名,哪怕要捐躯我的好处。”说罢又朝顾慎道:“还请娘舅也将侯爷好处放在首位,侄女就这么一个心愿。”
没有禁海之前,刺桐港相称富庶。禁海以后,刺桐港官员一穷二白,试问这多出来的年礼从何而来……
“传闻这三人都是上栗县渔民,兰考决堤后,三人失了餬口东西,顺着洛川沿岸一起乞食。后遇新科状元李修,在其帮忙下纠集了一帮流民开端替官府运送漕粮……”
各地官员为了升迁,每年都会给吏部主官送礼。从客岁开端,刺桐港送来都城的年礼增加了一倍,其间有大量产自番邦的财物……
岂料崔凌霜底子没想过将他举荐给谢霁,坦言将他留在身边会更好。
他踌躇了一会儿才道:“夫人,要帮顾先生防备卫侯爷倒是不难。只是漕运内部干系庞大,这内部的干系也很庞大啊!”
周长仁仿佛想摸索崔凌霜的底线,又问:“若李大人和谢侯爷之间有了抵触,鄙人该站那边?”
顾慎早已被周长仁周到的逻辑所吸引,忍不住问:“猜到我的身份不难,你安知顾家还在私运?”
“天下漕粮,皆出百家。那么大的帮会,鄙人天然传闻过。”
她好半天赋道:“先生固然罢休去做,李大人那边只要说是我的幕僚,保准合作。至于侯爷那儿,梁意是侯爷的幕僚,很多事看得通透非常,天然也会同先生合作。”
顾慎点了点头,伉俪本为一体,一荣俱荣,一衰俱衰。他对于崔凌霜有此挑选并不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