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质子[第1页/共2页]
“轰、轰、轰...”
很高耸的,李世民身着明光铠,带着房玄龄、高士廉、萧瑀等几个不善武事的文臣隔着宽广的渭水,呈现在了颉利的面前。
没有颉利设想中的软弱,更没有涓滴势不如人的感受,李世民的态度反倒像是发兵问罪来了,这倒是出乎颉利的料想。
“我便是突厥可汗颉利,本日我亲率雄师来此,长安破城期近,你等还不快降!”颉利策马出列,对劲地号令道。
自隋末始,天下大乱,内战纷繁,十数年不休,乃至海内疲敝,民生不宁。而就在此时,北方东突厥却趁此良机缓慢强大,契丹、室韦、吐谷浑等族尽数降于其麾下,号控弦百万。
李世民抬手悄悄一挥,渭水南岸俄然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脚步声,隔河听去,仿佛雷鸣。
赵德言稍稍思虑了半晌,对颉利道:“看本日唐皇的模样,想要轻取长安恐怕不易,大汗可先与唐皇和谈,然后借和谈之机试一试唐军的深浅。”
固然,这一战,李世民打不起,大唐与突厥一旦交兵,不管胜负,大唐赖觉得根底的关中都将被透露在二十万突厥铁蹄之下,本来敷裕的京畿将成为一片废墟,关中百姓也将饱受战乱之苦,即使胜,大唐关中起码也要近二十年时候方能规复元气。
渭水北岸的颉利看着对岸漫山遍野,衣甲光鲜的唐军,心头猛地一颤。
现在李世民初登帝位,民气未稳,恰是给了颉利绝佳的良机,因而颉利趁着秋高马肥之际,结合其侄小可汗突利,率兵二十万南下叩边,直指长安。
攻入关中,兵围长安,这但是当年拓土数千里,被称作草原之王的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都未曾做到的豪举。
跟着脚步声越来越密,数万唐军呈现在了李世民的身后,而唐军中申明最盛的尉迟恭、秦叔宝、李靖等人正领兵于前,蓄势待发。
渭水北岸,旗号飘飘数十里的二十万雄兵便是他的底气。
颉利只道李世民即位未久,想必民气不稳,也难以服众,可他却不知唐军的真正秘闻。
赵德言本为汉人,隋大业末年入突厥,为颉利所用,为颉利分化草原各部,把握大权着力甚多,被颉利拜为帕夏。
颉利大声笑道:“关中敷裕之地,当由强者居之,现在我突厥雄师百万,天下无双,这关中天然也当是我突厥的。”
难吗?不难!
长安城外,西郊三十,渭水。
大唐立国未久,大唐的国土俱是百战厮杀而来,关中禁军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卒,颉利看着对岸的唐军,内心也没了必胜的掌控。
并且现在突厥眼下看似同心一片,实则各怀鬼胎,突厥小可汗突利早就对可汗之位虎视眈眈。颉利一旦陷身于关中,谁能包管草原的局势在无主之下还是稳定,那至高的可汗之位还是不是他的?
但是这一战颉利更打不起,除非颉利有绝对的掌控能在旬日内全歼唐军,拿下全部关中,不然大唐陇右、太原、洛阳等地的数十万勤王雄师一旦赶到,颉利再想抽身便难比登天了。
能够猜想,一旦本日颉利大败唐军,占有关中,他将成为全部突厥史上最为盛名的可汗。
十一年前,他曾随兄长始毕可汗南下雁门郡,兵围隋炀帝,逼地隋炀帝杨广固城自守,抱着小儿子赵王杨杲抽泣,四目尽肿。若非突厥北境垂危,而洛阳和各郡的救兵也都赶到忻口,恐怕隋炀帝便要成为突厥的阶下之囚了。
李世民如果固城自守,亦或是稍露惧色,颉利也许就真的命令雄师渡河了,但李世民如有所恃的模样,反倒叫颉利没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