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风云际会[第1页/共5页]
凌珏见状,不甚高兴,却不露声色,故作平静,道:“不知者不罪,且薛章致的奸计也未得逞,朕不会指责你们,只是朕一时不差,让薛章致去官携眷离京,现在这金陵已无薛氏族人,加上他弟薛章远手握二十万精兵,只怕不日便会举兵造反,不知爱卿们可有良策?”
凌珏闻言,立即将手中长香一丢,回身面向百官,百官见状迷惑不已,正欲启口,只见去一群侍卫已从大庆殿的四周簇拥而至,百官还未反应过来,侍卫已将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之上,冷声道:“别动!”官员们只觉脖子一阵冰冷,转眸定睛一看,只见架刀之人一身明黄兵服,兵服上都绣有‘京畿营’三字,便知这些人之以是如此都是授意于凌珏,因而便将那差点脱口而出的‘刺客!’二字吞将下来,只见满朝文武百官皆俯伏在地,山呼万岁,再呼告饶。
凌珏站在祭坛中心,回身面向百官,摆手表示道:“众爱卿平身!”
白芷草与白若男二人自从那日受伤以后,这二十五天以来一向藏在分舵以内疗伤,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分舵以内更是一片沉寂,除了她二人的对话之声外,就再无其他,却没想到,分舵大门竟然响了起来,吓得二人举剑直奔门口,凝神静气,定睛看向大门,如果门后有所异动,那么她二人第一时候就会举剑杀出去。
楚云寒明着遣派了楚云亭领军三十万前去莫州,公开里他亦乔装打扮一起随行,待肯定了楚云亭的心智仍旧节制在迷魂散之下,他方才放心,不过他并未回幽州,而是改道而行,径向金陵而去。
凌珏剑目一竖,横眉一挑,不威自怒,道:“既然你们都不知,那就让朕来奉告你们!薛章致大逆不道,在大庆殿上设下埋伏,不但要刺杀朕,更是要让你们全数死在这大庆殿上,若不是朕有祖宗庇护,事前得知他的诡计……”说着,微微一顿,旋即启口厉声道:“你们早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那里还能够跪在朕的面前告饶?”
间隔盂兰节已畴昔十三日,已是农历七月二十八,楚云寒刚下早朝,还未回到乾清宫,只见一只飞鸽不知从那边飞将过来,在他的头顶迂回盘桓,楚云寒已不是第一次收到金陵的飞鸽传书,一看便知此飞鸽乃是白若男豢养的信鸽。
楚国若论行军兵戈,当属冀王楚云亭,可他却也是楚国少数的反对战役的人,如果昔日的楚云亭,他必然是出口禁止楚云寒出军大燕趁火打劫,但是现在的楚云亭却耐久利用迷魂散,神态不清,对于王妃白若妍的话,更是言听计从,而白若妍与那白若男一样亦是‘慈航静斋’中人,亦是效力于楚云寒,受制于‘七虫七花毒’。
不知是何启事,本来不信萧青芙会就此死去的秦宇轩俄然停止了查找,带同顾潋温和顾尘瑾分开了金陵,重回大梁,更是主动请缨插手了梁军担负智囊一职。
如果萧青芙未将大庆殿将要产生的事情奉告凌珏,只怕凌珏也不会有所防备,更不会对这些身穿寺人服的男人起疑,也会将他们当作乃是皇宫中人。不过此时凌珏已有所防备,当然晓得他们就是薛章致埋伏下来的人,早就让羽林军在暗中监督,待他们一靠近祭坛,就马上将他们抓拿,甚是还在大庆殿的四周安排了不下上万的京畿侍卫,为的就是能第一时候出来节制百官,当然,首要节制乃是尽忠于薛章致的人,比如刑部尚书钱克扬,吏部尚书李闵书,户部尚书陆谦之,大理寺卿简博涵等等……
秦宇轩眼看着萧青芙在他的面前被人抓走,而他却无能为力,即便是用尽了满身的力量连望其项背都不能,只能漫无目标的行走在金陵城内,像个疯子一样到处检察萧青芙的下落,但是却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