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 ,激烈讨论[第1页/共3页]
郑国义实在并不是薛章致心中所想的那种陈腐之人,他能从十万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一甲进士之资入宦途,却因朝中无人,被外放兴庆府,从八品知县做起,一步步晋升为两广总督,固然终究是因为凌珏的赏识才晋升为兵部尚书,可这统统皆说了然他精通为官之道,却又不趋炎附势,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也是凌珏心中刚正不阿,为人朴重的好部属。
凌珏听了,故作恍然大悟状,道:“郑爱卿言之有理。郑爱卿,你乃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卫兵武官选授事件,不知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来统领这三十万兵士?”话音刚落,未等郑国义回应,京畿都尉诸葛征信迈出一步,双腿一屈,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诸葛征信自荐!”
薛章致忙诘问道:“哦……不知郑大人所言大大的不当究竟是何不当,本侯愿闻其详!”话音一落,不由心想:“本侯早就应当将这兵部尚书支出囊中,现在就不会被这名不经传的郑国义到处针对。”一想到这,内心不由记恨起已死的前兵部尚书秦文瀚,若不是他冥顽不灵,这兵部尚书又何至于落到郑国义的手中。这郑国义又是陈腐之人,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拉拢之事,这郑国义还是不动心,实在是根难啃得骨头。
薛章致闻言大喜,暗忖:“哈哈……郑国义啊郑国义,就算你是经世之才,你定想不到,这扼守京畿重地的诸葛征信亦是本侯之人,当真是天佑我也!”一想到这,忙迈步出列,道:“回皇上,老臣感觉郑大人所言极是!”一语甫毕,其他官员齐声拥戴道:“臣等附议!”
作为凌珏的贴身寺人,徐熙已会心,便扯着锋利的嗓子喊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一语甫毕,却未见百官回应,过了一会,才见薛章致缓缓启口道:“老臣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说毕,不由想着:“凌珏啊凌珏,你躲得了月朔,躲不过十五,不过是多做几天天子罢了!”
凌珏闻言心想:“我大燕自丞相之下设有六部尚书,此中当属兵部,户部,吏部,刑部最为首要,兵部掌管天下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户部掌管天下国土、地步、户籍、赋税、俸饷及统统财务事件,吏部掌管文官调剂任命,至于刑部则掌管天下科罚政令及考核刑名。除却兵部尚书郑国义不是你薛章致的亲信以外,其他三部尚书户部陆谦之、吏部李闵书、刑部钱克扬,便是连那大理寺卿简博涵都是你薛章致的人。只怕你们为了睿王这三十万兵士早就已定下战略。”一想到这,不由凛然心惊,沉吟半晌,方收敛心神,竖起双耳聆听陆谦之之言。
随后才听到百官拥戴道:“臣等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待凌珏起成分开勤政殿后,一众官员方回身退朝。
关于本日早朝商讨睿王手中军权归属一事已传入李麟几人的耳中,只是他们在这此前已推测他们必然会这么做,因而并未过分惊奇,只是对于诸葛征信的自荐有些许惊奇,李麟忙修书一份,将此事奉告正身在武当脚下的智囊侯乃文,但愿他能及时告诉沐容琛,以商对策。
郑国义稍整衣衿,抱拳正色道:“回禀皇上,吴彦飞吴将军,闽南福建人士,海兵出身,善于海战,可睿王手中的三十兵士却绝大多是铁骑,步兵,却唯独不会海战,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来睿王固然军功显赫,威名在外,却从未领兵抗倭。而吴将军倒是海上的霸主,江浙闽一带皆因吴将军的镇守,这些年灭了很多海盗,可谓是本地群众气中的豪杰。如果将吴将军冒然调回,让他统领铁骑步兵,微臣以为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