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事态(中)[第3页/共3页]
大姨娘也是个聪明人,立即笑道:“秦氏是从小在徐家老夫人身边调教的,文氏是嫡女,我们秋罗固然标致,可如果这女人只靠标致就行,那又如何会有‘门当户对’的说法呢?”说着,掩嘴一笑,眼角眉梢竟然就有了几份娇媚。
十一娘在心底苦笑。沉吟道:“文家,如何会承诺把女儿送给别人做妾……这也太失颜面了吧!”
过了几日,大太太派了人来给十一娘做春裳。
你们大姐的婆家永平候徐家,祖藉河北,因从龙有功,得了世袭罔替的爵位,评了建国十将,配享了太庙。正安年间,徐家卷入‘郑安王谋逆案’被夺爵,延年年间固然复了爵,阵容却大不如前。老太爷在京为官之时,与徐家老侯爷交好,就把你大姐许给了徐家。
一向没有出声的二姨娘却冷冷地“哼”了一声,语气讽刺隧道:“颜面算甚么?是能吃,还是能喝。文家有了这层干系,本年才拿下了外务府的瓷器买卖。比起瓷器上的利润,颜面算甚么?”
大姨娘长叹一口气,望着她的目光就有了几份悲悯:“你们刚从福建返来的时候,二老爷、三老爷也带着家眷从任上返来,家里本来领就多,恰好你又颠仆……大太太能够健忘吧!”
袅袅卷烟中,观世音菩萨正用慈爱悲悯的神采谛视着芸芸众生。
十一娘表情庞大地回到了绿筠楼。
当时候,徐家二蜜斯只是个无权无势的简王妃,姑爷读书未几,又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在禁卫军任个七品的营卫,大太太不太情愿。
本身既然亲身把络子送来,就是要借这个机遇要说清楚一些事。对方既然一点不讳忌,也有挑开窗户说亮话的意义。
在罗家妇仆的眼中,在罗家的这些姊妹间,罗元娘一向是个神般的悠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