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宴请(中)[第1页/共3页]
龙井特有的豆花香和桂花的甜味交叉在一起,醇厚甘润,唇齿留香。
太夫人倒是笑而不答,领着大师进了花厅。
门栏窗槅皆用五彩销金,或雕了花草,或雕了鸟兽,或雕了百婴,或雕了博古。与常用的五蝠捧寿或是五子落第之类的纹样大不不异。热烈中透着持重。看得出来,很花了些工夫。
没想到大太太竟然有副好酒量!
三夫人在一旁给太夫人、大太太等人斟了金华酒。
“……能和您做亲家的,都是有福的。别的不说,就说孙家。要不是有您这个婆婆,她嫁出去的女儿,如何能婆家住半月,娘家住半月。”
罗大*奶、五娘、乔家六蜜斯、十一娘坐了一桌。
是桂花花茶。
莫非乔夫人说的是徐令宽?
一顿饭下来,已是末初,大师就移到西稍间喝茶。
十一娘微怔。
三夫人的住处五间四进,比罗家在弓弦胡同的宅子还大。粉墙灰瓦,黑漆快意门,倒座隔成了书房和花厅,劈面是穿堂。进了穿堂,十字青石甬道,种了芭蕉、杏树,搭了花架子。三间正房带耳房,抄手游廊连着东西配房,住着徐家长孙徐嗣勤和徐嗣俭。第三进住着徐令宁伉俪,院子里种玉兰树和松柏。第四进是后罩房。
有丫环们端了泡着桂花的水给大师净了手,给太夫人一桌上了君山银针,给罗大*奶这桌上了庐山云雾。然后丫环们点心、拼盘、小菜、冷碟、热菜、火锅……络绎不断地捧上来。
太夫人客气地对大太太说了句“家常便饭,亲家太太不要嫌弃”,然后举杯敬了大师一小盅。
十一娘这边菜固然多,但谁也不美意义往远处盯着看——中间帮着布菜的见了,定会伸了长长的筷子夹了过来,不免给人贪吃之感……以是大师都规端方矩地吃着本身跟前的菜。
至于太夫人,推说身材不好,又陪了一小盅,遂放下酒杯不再喝酒,由三夫人代陪。太夫人固然看上去和大太太差未几年纪,实则已是年过六旬的人,大师不敢多劝。大太太就盯了乔夫人不放。几杯酒下肚,乔夫人已面红耳赤,大太太却神采还是。
十一娘思忖。跟着走过了元娘的院子,瞥见漏窗墙有一三间正门,摆布还各有个侧门。正门和左边的侧门紧闭,开了右边的侧门,两个婆子正坐在门前的春凳上说话,瞥见太夫人,立即跑了过来存候。
十一娘坐在一旁看好戏。
大师都笑起来。
文姨娘则避到了厅外。
真是井底之蛙,夜郎高傲。大周建国至今百余年,所谓建国功劳,太宗暮年已借着“郑安王谋逆安”或杀或贬或夺爵,家资多允公或变卖,余下几家战战兢兢如丧家之犬不成整天。好不轻易到了孝宗期间,虽有几家规复了爵位,却已是惊弓之鸟,但求性命能保,不敢建功于朝廷。百余年下来,大多外强中干,靠着祖宗田产勉强保持平常用度。怎比她们这些子孙成材的官宦世家,置田开铺不说,乃至领外务府帑币做买卖……程国公要不是那几年在西北军上挣了些钱,乔家也不过是此中一家罢了。竟然在她面前大放厥词……
你推我让一番后,太夫人、大太太、乔夫人、三夫人坐了一桌。
悄悄啜一口。
或是喝了酒的原因,乔夫人的话特别多。
清澈敞亮的淡金色茶汤,碧绿的叶片装点期间,飘着缕缕芬芳的桂花香。
她们在三夫人住的堂屋里喝茶。
太夫人干脆领着她们进了穿堂。
固然味道奇特,但她并不喜好。
乔夫人“哦”了一声,目光转了转:“那这边如果唱起戏来,岂不要吵着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