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谁去送信[第2页/共3页]
曼春见她一脸的跃跃欲试,心知她的心机恐怕早已飞到新衣裳上头了,笑道,“晓得了,”转头问童嬷嬷,“那匹樱桃红的料子给她们俩了没?”
“这可如何办?”童嬷嬷面露笑容,这类事草率不得,万一二女人的亲笔信被人拆看了,张扬出去,丢了一府的脸面不说,女人的闺誉更会被毁,她迟疑半晌,俄然道,“要不……我走一趟!”
曼春踌躇道,“如果跟父亲说,请他派小我去送信呢?”
童嬷嬷道,“这如何不可?不能交给外人,叫府里的人去送信也不铛铛,我暗里给那边的老太太去信本就是不该当,女人又如何跟老爷解释呢?可不就只要我去走一趟了?”
曼春穿了厚衣裳坐在正堂里,童嬷嬷怕她吹风受凉,就挪了架屏风挡在门口。
曼春就劝童嬷嬷此次不要将信拜托给北上的贩子,“那些人我们又不熟谙,谁晓得可不成信呢?他们不过是因为有辛苦钱才肯给送信,如果只要函件也就罢了,可此次另有几十两银子要捎归去,万一捎信的人见财起意,我们又找谁说理去?万一此人偷看了信起了歹心,又如何办?毕竟是家里的私事,反倒不美。”
曼春见她说话诚恳,就道,“那边有凳子,你本身搬来坐。”
裁缝娘子忙拿了块银角子塞到取信家的袖子里,道,“好姐姐,是我错了,今后再不敢了。”
如果要请老爷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就需求一个合适的来由。
取信瞥了她一眼,倒没推拒,“记取,不准乱嚼舌根,敢让我在外头闻声一句半句群情我们二女人的话,我就叫人去砸了你的店!”
取信家的笑道,“怎好迟误女人的事?再说这个时候十天里有九天半都要下雨,她们总不能不做买卖了,传闻是府里叫,连个磕绊也没打,立时就过来了。”
裁缝娘子给童嬷嬷量着尺寸,忍不住扭头细细看了两眼唐曼春,取信家的眼尖,上前挡住了她的视野,笑着问她,“量好了?”
木工娘子这才束手束脚的坐了。
见童嬷嬷另有些游移,曼春道,“嬷嬷你也说了,青州那边老太太都七十多了,人年纪大了,最忌大喜大悲,我都快好了,现在也不头疼,手脚也能动,做甚么都没毛病,又何必让她白叟家担忧呢?第一封信还是报报安然就好。”
取信家的领着裁缝娘子出去,走着走着,俄然道,“我们家二女人标致吧。”
定下了款式尺寸和木料,曼春叫童妈妈给木工娘子拿了一两银子做定金,取信家的就叫了身边跟着的一个小丫头送了木工娘子出去。
小屏引了裁缝去西配房量尺寸看料子去了,曼春叫那木工娘子出去,这木工娘子穿的虽是旧衣,却洁净整齐,人也端方,眼睛并稳定看,曼春对她的印象不错,连带着对取信家的也添了几分好感。
西配房没放火盆,曼春只略站了一会儿就感觉有些冷,便回屋写信去了。
曼春听到小屏和小五的笑声,笑道,“走,看看她们量好了没。”
小等了一会儿,小五急仓促返来了,先还了钥匙给童嬷嬷,“老爷一个时候后要去乐志堂和师爷们议事,说如果女人有事,就现在畴昔,他在书房等着。”
若纯真只是嬷嬷写给儿子的家书,还能够通过老爷的干系找人带信,可这里头另有她和童嬷嬷别离写给青州老太太的亲笔手札,信里不免触及到了唐家内帏,交给外人就不当。
暗淡的光芒浅浅的透过窗纸,四周满盈着潮湿的气味,内里已是细雨绵绵。
曼春见小屏和小五两人扯着一块粉红色的料子,一个说绣缠枝花都雅,一个说绣祥云都雅,不由笑道,“爱缠枝花的就绣缠枝花,爱祥云的就绣祥云,难不成你们要穿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