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能生巧》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第2页/共5页]

林氏见她这幅闷声葫芦的模样,又恨又气,忍不住上前拍了她一把:“你啊!让你去奉迎奉迎娘子,说你你不听,教你你不会!看看,这很多柳条,偏要你来剪!不利不不利?”越说越气,甩手出了门。

七娘狠狠地拧了她一把:“看甚么看!那是我表哥!”

慈姑弯下腰轻声丁宁:“七娘如果欺负你,你在娘子跟前可得忍着点别哭,老奴就在背面车上。”

待法会结束,知客僧上前施礼:“苏相公,苏东阁,方丈已在禅房等待多时,无妨随小僧前去安息半晌。”苏昉却点头不肯去。

***

九娘握住慈姑的暖和大手,点点头。阿昉这三年竟这么高了,怕是已近七尺。站在身高八尺的苏瞻身边,已到他肩头。他端倪间固然青涩,却好似和苏瞻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丰神漂亮,温润如玉,既熟谙,又陌生。九娘百感交集地看着几步外的儿子,实在忍不住泪眼昏黄。

程氏眼神微闪,内心悄悄呸了一声,你九姐喜好的你当然也喜好,若你九姐活着,宰相府有你甚么事儿。可面上却戚戚然,抬手用帕子印了印眼角:“可不是,此人的命啊,都是老天爷必定了的。”

两个七八岁的小沙弥来引女眷们去另一边的禅房。九娘三步一转头,那少年仍然背挺得直直的,环绕不去的烟雾中,好像泥塑木雕的背影,却仿佛有一种说不尽的哀思。

九娘看着苏昉身后捧着一手的生麻斩衰孝服的小厮,从速抬起小手,揉了揉眼睛。这傻孩子,大祥畴昔该有九个月了,还穿这个做甚。

九娘悄悄摆脱了手,道了谢,退回到程氏身后,将镯子交给慈姑收了。程氏拭着泪道:“十七妹你是个有大福分的,一嫁畴昔就是郡夫人的诰命。便是你九姐,身后哀荣,官家赐了荣国夫人的谥号,也算是有福分了。那里像我如许,家里阿谁没脚蟹的郎君,好歹也是个进士,却只能在家里管着碎务,连个进项都没有,这么大师子上百号人,靠他这个墨客,真是入不敷出,这些女孩儿们的春衫都还没个下落,我那点嫁奁,这些年早就折腾得差未几了。如果落到卖房典田的境地,又怕给表哥丢脸。这日子啊!”

王玞上辈子很不利,死得太不是时候。

***

她病身后一个月,熙宁二年的四月头,人间芳菲待尽时,她二十八岁的丈夫中书舍人苏瞻升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了大赵最年青的宰相。即便家有王玞遗下的八岁嫡子苏昉苏大郎,芝兰玉树的苏瞻仍然成了全东都城最打眼的鳏夫。官媒们的门槛随即都被踏烂了,谁让这东都城里有一句话人尽皆知呢,“江南看苏杭,汴梁看苏郎”。

九娘吧嗒吧嗒着大眼睛不出声,内心却想她好歹是堂堂三品诰命,太前面前的红人儿,岂能使出这般小儿恶棍之法。更何况,林氏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拍在身上跟打蚊子似的。

如许的小打小闹,九娘怎会放在心上,她想着她宿世的儿子,她想见见他,阿谁从小夜夜要赖在她怀里滚几滚才肯跟乳娘去睡的肉团子,咬动手指头俄然冒出恍惚的第一声“娘”的小人儿,在她手里一日日长大,开蒙,进学,最后含着泪将一颗小小头颅埋在她手里,哽咽着反复着同一句话“娘,娘,求你别丢下阿昉”的大郎,是她重生以来心心念的盼头。

人比人,气死人。她要不是病死,估计也会被气死。

看着林氏撑着伞远去,四娘孟娴禁不住抱怨道:“年年都如许,娘子也都不带我去!”阮氏心疼地替她整了整鬓角:“急甚么,累了吧,归去再睡一会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