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难为妾》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番外六、无巧不成书[第2页/共3页]

一个月后,李锦带着萱娘和李棐、李杭上了南下的一艘大船。随行的有凌远霄、户部尚书、枢密院院使和工部尚书,另有一些级别比较低的侍从官员,这一趟,趁便检察一下各处的水利、田产、税收、兵防等环境。

那陈志平见萱娘戴着幕篱,固然看不清神情也能听出语气不善,便有些愤怒,以为对方一介女子竟然如此张狂,实在是太失礼了。

船进山东的时候,萱娘传闻常贤齐就在泰安巡查,便想去看看阿忆,恰好李锦想去曲阜拜见一下孔子,因而,这一行人便在聊城下了船,改走陆路。

殷家人单雇了一艘划子在前面跟着。

让他当着他部属的面跟一个两岁的孩子报歉,这类事情传了出去今后他如何在宦海安身?

这话从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子口中说出来,听起来一点气势没有。

“锦郎,从秦始皇称帝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了,汗青上可有你如许穷的天子?”萱娘掐着李锦的脸打趣。

谁知李锦也正有此意,京杭大运河如何说也是他即位以来做的第一件大事,他早就想好了要在通航以后坐船去巡查一番,他的江山他都没有好都雅过,只去过西北东北,南边是甚么样,只从书里见到过。

“孩子,这就是外公对你提过的姑苏陈家。”

“无知民妇,本大人看在殷父执的份上,不治你一个冲撞之罪,你还不跟本大人谢恩?”

不对,殷家的外孙女不是早死了吗?如何又冒出来一个外孙女?

“你是?”对方细看了一眼认出了是殷老爷子,倒是也抱拳问好:“本来是殷父执。”

次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李杭也半岁了,殷老爷子和宋氏见萱娘后代双全了,便想回姑苏去养老了,毕竟,他们已颠末端七十岁,这些年跟着萱娘在都城、蜀地住了这些年,也该回故乡了。

陈志平一面说,一边暗安闲脑海里搜索,这常贤齐究竟娶了殷家的谁,是不是殷家的端庄孙半子?

萱娘活力了。

公然,陈志平听到阿忆的名字大吃一惊。

“我劝你还是识时务些为好。”李锦提示了对方一句。

那男人扫了眼李锦一行,有老有小,较着不是路过的官员,可看这家人的保护,仿佛也不像是浅显人,这些人究竟是甚么身份呢?

“这是山荆,方才你推倒的便是小女。”李锦一边说一边从萱娘手里接过了孩子,并检察孩子的伤势。

“常大人,下官正要去泰安拜访您,没想到在这里赶上了。”陈志平从速先一步上前向陈志平施礼。

可不报歉,先不说他摸不准李锦的身份,就冲殷家,他也不想撕破脸,毕竟殷家当年有恩于陈家,陈家提出退亲,就已经先失了道义,这个时候再难堪殷家,陈家也是买卖场上的人,山不转水转,难保没有再次求到殷家头上。

以是,陈志平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甚么陈家不陈家,你弄伤了我的孩子,是不是该给我女儿道个歉?”萱娘直接问。

“殷父执,你也以为小侄该赔这个礼吗?”陈志平看向了殷老爷子,想从殷老爷子的答复里判定一下李锦的身份。

“可汗青上也没有你如许聪明仁慈而又富有的皇后。”李锦环住了萱娘的腰,在萱娘的脸上啄了一下。

“外公,他是谁?”萱娘问。

李锦出行的时候是夏收未至的时候,沿途所过之处,恰是华北平原的肥饶之地,站在船头,看着运河两边的麦地一眼望不到头,李锦的表情也跟着高兴起来,歇息打尖的时候,李锦乃至会去地头跟农夫们聊聊,问问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对朝廷的政策可还对劲,另有甚么设法等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