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7)[第2页/共4页]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壤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垂垂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前念灭后念生。顷刻变异。如火烧薪必归消逝。俱舍云以诸有为法有顷刻尽故 三问答老幼何貌

阿难。比方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以其情见必定故。顺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 二据常情以类答

佛言如是。大王。汝此生龄已从朽迈。颜貌何如孺子之时 王述无常念念迁谢。其理必定。故印如是。欲其更叙迁谢之相。以长幼比拟为问。十五曰童。未巾冠也。龄年也

阿难。汝盻佛光摆布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主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动摇。佛言如是 阿离认见不移。若无相形亦无动止。故佛印可 三双结会通责其丢失二。一双结会通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举此问。欲显生灭中有不生灭。如前头自动摇见无所动 二问答未灭知灭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 即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处也。佛成道后先入此园。度五人耳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阿难已闻客尘动摇虚空与主常自寂焉。今遇此问。例知见性无动无静。若以动静相形。则佛手是动。见性是静。若只就见体所明。本未曾动。今亦无静。此答稍符于真。故佛印言如是 二约身动摇以辨见。上来明境有开合见无动静。此则约对外境以辨。义则易显。向下。只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意明境之与身俱是生灭。而凡夫人执身执境。不了空无常。故于此造业流转无穷。本真自性迷而不识。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本身相。下经亦云。诸可还者天然非汝。又如此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此等皆明身境无常见性常住也。不见性常二乘所执。不知无常。凡夫迷倒。下自双破。至文当知。然此所明。对境对身以辨见性。一往粗浅。若原佛意。非离此见别有性常。性常真体只就此显。以见与见缘无体可得本同空华元是妙明无生灭故。下经观河之见亦复如是。良以。诸疑未断。执情深重。是故。且就浅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为问。方显其意。学者知之。文二。一放光摆布以辨头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此明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三再审动静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故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二验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统统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五比丘者。谓阿若憍陈如。摩诃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佛初削发雪山修道。父王忆恋。遂召彼往靠近承事。彼疑非真。相次舍去。同在鹿园习外道法。佛成道后。思欲先度彼劳苦者。天眼观见在神仙苑。故往开示。三转法轮。说生灭四谛苦集灭道。今言客尘者。即别指集谛。别离烦恼粗动如客。俱生微细难辨如尘。此俱喻烦恼障也。若下圆通陈如述证。即通大乘。客如烦恼。尘如所知。二义无在 二陈如述已领解二。一标所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