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1章 (21)[第3页/共4页]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胜义根色。属不成见。而有对碍。故寄世俗根所依处蒲萄之相。表显胜义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云流逸奔色。下之五根粗心皆然。故不细释。比方此知 二耳根

阿难。汝今欲逆存亡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美满 返妄归真。真为流根。故云至不生灭。此则以觉心源名究竟觉也。欲得此觉。应选圆根为趣入之要。若圆听十方。耳根最胜。意令挑选以入圆通。以下文云。隔垣听声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实在 二别示服从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跋难陀云贤喜。与难陀龙常护摩伽陀国。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设大会报龙之恩。人皆欢乐。今后得名。难陀云欢乐。为目连所降。无耳而听未详缘起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 舜若多云空。即主空神也。无色界天亦是此类。随其所主亦无色质。既为风质者。此约体不成见。故云元无。以佛力故故能暂现。亦显有定安闲色无业色。也无色界天泪下如雨。恰是此事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显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性觉之体本有真明。由彼妄觉影明忽起。遂令真觉隐于精了失真照性。妄觉影明自相粘执。熏变击发。结成六种知见之光。故此六根由迷发明。发明之相广见上文 二结离尘无体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义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妙圆无动。生灭妄陈。和湛成知。知还揽法。根境既结奔趣无休。以六根中随一摄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外相。如幽室见。然此意根。本由生灭妄尘所结。妄尘不离妄觉影明。若以有色无色为诤论者。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故此所明六皆四大。无相违也 二总结二。一结由迷发明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应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合具违顺。离但舍受。故云不知。今就知处。违顺各四。故得八百。阙于离知。故少四百 六意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 既觉明相杂。粘湛分解。由是名为清净四大。即胜义根也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 不随六境也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人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一六之情恰是法执。执根是实有一六故。阿难初果。虽破我执。另有所余烦恼俱生犹未断故。况此法执是所知障无明住地。此障最细。名为根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二推破一六疑情三。一征

如舌鼓吹。尽诸人间出人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美满一千二百功德 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诠显。能诠言句犹可分限。所诠理趣莫能尽极。故千二百 五身根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阙于中交。故得八百 四舌根

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 圆脱圆销也。执境成根。因根有碍。执心不起诸境自亡。既不相缠天然圆脱。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肃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故云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楞伽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图。了心及境地。妄图则不生。妄既不生即发明耀。皆斯义也 四结显真觉之理二。略标示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