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6章 (16)[第1页/共4页]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美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位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初二句能类。当知下所类。了别谓识。见闻谓根也。是生识之根。故云了别见闻等 二斥劝研详

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别离 正破识从空生也。非相非见。故云二非。即正指空也。同无者如龟毛兔角毕竟无端。若言其空是有体者。岂同物像可形可状。又此虚空昏纯无辨。无辨之空如有所生亦应无辨。故云欲何别离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夺目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见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美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明 曾则也。听嗅尝触者。鼻舌二根境合始觉。故名尝触。觉触身也。觉知意也 四结责迷情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如来讲法。大众咸坐。欲有所问先起展敬。展敬之仪不离三业。胡跪合掌身也。恭敬意也。白言下口也。如来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义。是佛所证决定无妄审实名谛 二引喻述迷

统统人间诸统统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向执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离实相外没法可得。故交间物皆菩提也。菩提云觉。觉便是佛。若执无情无佛性者。请看此文。纵信无情有性。仍说不具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谓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谓无情性。若此派分。何异他说无情草木无佛性耶。今立量示云。统统草木是有法。定具诸法故为宗。因云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云。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宁有方所。禀彼说者。宜悉详之 三反顾遗身益

若无所因突但是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破无因也。日中无月。既无见月之识。应知非是无因此有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破根生也。有相有见。相无见无。根尚无形。识从何发

人间无知。惑为人缘及天然性。皆是识心别离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七识性四。一总标无性

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同异如根中破。空谓空生。有谓根境。非空有谓无因也 三正会今理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破双非也。空见无辨。故非不一。明暗自迁见无生灭。故非不异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明 四结责迷情

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阐发。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但是出 根能照境如镜照物。识能了境别离自他。此辨认离为从何生 二依理推破

阿难。汝性沉湎。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生灭同也。非生灭异也。为同为异两亦也。见闻既真。四句叵得。不动周遍。其大者欤 三正会今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