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满座皆惊[第2页/共2页]
便是平常读书人都不见得有这般勤奋,一个勋贵后辈却能数年如一日地对峙,不也称得上是异类?
这等人的夸奖,说是一字令媛也不为过。
似是在说,世上怎的有这般奇特的。
只是,这孩子为何要扯谎呢?
虽说一个勋贵后辈能作出这等诗词,很有些分歧常理。
可现在,他们脑海中的天方夜谭却实实在在产生在了面前,被他们亲眼所见。
话说这么说,实则是因为怀庆公主和昭阳郡主毕竟都是未出阁的女子。
闻声他如许的夸奖,勋贵后辈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在《满江红》的影响下,李善长现在看李长空,可谓是越看越扎眼,哪怕连一些微不敷道的小事,落到他眼中,却也成了可贵的长处。
细心一想,李善长便明白了。
如果刚巧还好,可如果用心逗留好久,被故意人瞧见了,怕是要做些文章的。
竟能做到这一步!
“在此处,倒是要谢过李小友的传词之恩了。”
如果假以光阴,岂还得了?
此子小小年纪,竟是也晓得这谦善的事理,实在是可贵。
现在见怀庆都这般说了,便也不好再多说甚么,只跟着点头称是。
倒是李善长见状,咳嗽两声,道:“两位殿下,时候也不早了,要不我带二位到别处去看看?”
答案几近呼之欲出,便是李长空本身!
再者说了,他李善长与那些死读圣贤书的大儒分歧,他的看法还是很开放的,不至于过于陈腐。
“这岳飞之词,非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此中意境,皆是壮怀狠恶。”
“说句不客气的话,起码这首词在老夫眼中,比那王扶摇之词,强了不止一筹!”
但世事无绝对,如那定国公独子张邯,清楚为勋贵后辈,却尤其好读,传闻常日里每夜都要读书到深夜的。
可现在看来,岂止是好词,的确就是数十年可贵一遇的上上之作!
说罢,便带着两位殿下走了。
倒也不会以貌取人,见李长空是勋贵后辈,便给其戴上不学无术的帽子。
他们都是勋贵后辈,除了张邯以外,对这词的了解大略是不如何深的,只觉读起来朗朗上口,该当是首好词才对。
并且夸奖李长空的还不是浅显的讲师,而是国子监祭酒李善长,乾都文坛中论名誉,论才调,皆能够排得进前三的儒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