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惊险渡江,王陵山中拜王灵[第2页/共3页]
登上石阶,又沿着烦复山道行了约莫半个时候,来到一座巨型山洞内,此洞占地极广,内有九根巨石柱撑起洞顶,每根石柱都要十个成年之人方能围抱。洞内有石凳石桌数处,中间一条通道铺有鎏金红毯,红毯一向连绵到洞中深处,视野投去,可见红毯绝顶处设有三层垒台,台上燃香火,摆灵位,挂红笙黄髦。慕北晓得那边应当是西夜历代先王灵位安设处。
慕北陵缓缓起家,走到中间石桌前,再恭谨拜下,道:“小子慕北陵,拜见清尘长老,拜见各位前辈。”低头正色,不敢直视。
慕北陵轻咂嘴唇,半晌后说道:“你长年驻守徽城,熟知徽城地形,可否画出来我看看。”
慕北陵回声,谨慎昂首,见桌前共坐七人,皆年逾古稀之白叟,每位老者皆面色红润,白发高束,白袍胸口处以金丝绣一“夜”字。
慕北陵问他道:“这是甚么东西,打湿了还能够用?”
姑苏坤一起前行,口中不时收回“咕咕”的声音,慕北陵问他,他说这是守陵将士间的暗号,除非一起警示,不然会被当作侵入者对待。慕北陵听的心惊,暗道还没鲁莽进山。
慕北陵依样膜拜,有黑甲人持三只长香递于其手,他双手抱香,三步一扣,九步一拜,沿着红毯一向往里走。至灵台前,香已燃至过半,台下置有九尺宽香坛,他将长香谨慎插入香坛,退而复拜,叩首说道:“西夜先王在上,部属骠骑左郎将慕北陵本日冒然打搅,实属罪该万死,望先王念及部属苦处,饶臣一命,求先王在天之灵,保佑西夜度过此次难关,不忠之臣拜谢。”“咚咚咚”重磕三个响头。姑苏清尘端立其侧,轻声道:“慕郎将请起。”
郑逊道好,寻了个木枝,当场快速描画,不一会,一副舆图便印在地上。他道:“这就是徽城周遭三百里的地形图。”指着图上道:“这是徽城,这是襄砚,这是大汤山,这是小汤山,这里就是一片平原地带。”
兵士们顺次度过艮水,姑苏坤传去信号紧紧半柱香的工夫,便见有人从林中窜出,这些人皆头绑黑带,脸上蒙有黑巾,束黑甲,行动敏捷,涓滴不拖泥带水。
慕北陵点点头,拿起一根树枝,在离大汤山不远的处所又画了三座城池,指其说道:“这是蓟城,这是朝城,这里是壁赤,前面就是临水,尚城和扶苏。前日我接到邬里的飞鸽传书,说大王已派这几城的雄师驰援徽城襄砚。你看这里。”他将树枝插在大汤山处,持续道:“大汤山山势陡峭,又是官道,与襄砚徽城相距不远,非常合适安营,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救兵会挑选在这里安营,然后观而后效。”
姑苏坤笑道:“这个请郎将放心,我让二弟亲身带郑统领出去。”
慕北陵考虑此图,见大汤山刚好与徽城襄砚呈掎角之势,小汤山侧之,两座山离二城的间隔皆不超越百里,此中一条管道更是直穿大汤山府邸,他问道:“大汤山和小汤山的山势如何?”
郑逊道:“郎将说的是。”
过的不久,六千余人悉数登陆,姑苏坤带守陵将士回陵中复命,留下姑苏离等六人庇护慕北陵,郑逊则命人当场休整。
慕北陵盘算主张此去必然要带上一些。
行至一半之时,摆布一丈外皆由暗涌旋涡,近而视之,方知旋涡之大,激烈的拉扯力自两腿外袭来,慕北陵只觉寸步难行,不过幸亏江面还算安稳,没有浪头掀来。
他再以树枝从徽城中间划上一根线,说道:“徽城半城失守,邬里倚城之势与夏凉雄师对抗,城中门路庞大,他们比夏凉军更加熟谙,信赖还能抵抗一时,我们可从北面绕过徽城,然后在大汤山与雄师汇合,继而先救徽城,最后再决计是否救援襄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