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父母官因私弃城[第1页/共4页]
安宝儿道:“看你这贼眉鼠眼之态,便是流贼之特工,还在此欺诈于我,快快从实招来。”
杨、刘二将军亦是不知,乃是他们放跑这刘冒、李之若二人帮忙顺天军退了这“救兵”。本来这二位“活宝”,从南门逃了出去,不知何往,又怕遇见流贼再被劫住,便筹算先逃至省会康州,再做筹算。
李让冒充不躲,任其捉捕。抓住以后,与所缚其边兵小声道:“我有秘密之事见面见赵批示使,尔等若迟误了大事,吃罪不起。”
话说这边柳卫,从魏太祖梁武便已设立,在塞北之地天风山东二百余里。西靠天风山,北边便是北寒草原。再向东去,乃是狄归卫、东赤崖卫、青云卫。这边柳、狄归原是狼狄之阵势。塞北之地,狼狄残虐,常纵马南下,劫夺塞南。太祖神武,为绝了此地狼狄祸害,于兴始六年在塞北之地亲率雄师与狼狄比武,唤作“塞北之战”。用数千中原儿郎性命换来塞北大片膏壤。后因戍守所需,在这塞北之地设边柳、狄归两个卫所。这塞北之战,乃大魏国建国初年大战,亦使狼狄胆怯,故有部分狄人,归顺大魏。太祖心存仁厚,便是归顺,亦安抚为边民,因其数量未几,想是做不得大乱。经商、屯田、插手边军者亦不加禁止。上文书所说穆子丰,便有狼狄血缘。其父便是狄人,母亲则是中原人矣。
这“万人雷”乃是近些年来,新创制之火器。制作简朴便宜,本钱昂贵,操纵亦不烦琐。守城兵士非常受用。乃是用和好之红胶泥做成巴掌大小陶罐,但罐口极小,约一指粗细。泥未干时,在罐子外壁划上横纵条纹,乃是为其爆破之时,碎裂之物愈多,则杀伤愈广也,故这雷才唤名“万人雷”。再阴干之,如有精力,烧成陶器更妙。若没法烧之,干透便可。干透陶罐,内置火药压实。再置一火药捻子,下端放于下方火药之上,上端方好暴露陶罐小口。捻子之上,再倒一层火药再压实,用一半寸长小竹节套过火药捻,是怕火药捻处用湿胶泥封口时受潮没法引爆。陶罐口处再置一小撮干土封好,上再用湿胶泥封住下方火药并罐口处竹节。待罐口胶泥干透,这雷便成了。利用之时,用明火扑灭火药捻,掷向仇敌便可。火药瓷实,爆炸引得陶罐顺外壁小纹崩裂,四散飞去,虽是硬陶、胶泥,但爆破力大,若身无重甲,崩着非死即伤。若在麋集行列引爆,结果更甚。此雷亦可用火绳扑灭。故有专门投雷之人,常备火绳,仗一打起,便扑灭火绳,一手持绳一手投雷,安闲不迫便可杀敌。
马兵中间安占心疑道:“听我家都司讲得,贼兵总计不到一万,还含家眷、杂役世人,哪有二万精兵?”
穆子丰道:“智囊奇策,料事如神,果如你所说,已攻陷地目府。我前几日已策划安民之法,智囊亦可放心,城中一民不杀。”
一参将过来,朝其面便是一拳,打得李让眼冒金星。这参将名叫安宝儿,三十余岁。乃是赵济安之亲信之人,原其经商之时,便在商店中作得掌柜。一人升官,鸡犬升天,也跟着成了朝廷命官了。
李让道:“官爷端的莫急,我怀中有给赵批示使之礼品,几位官爷可将宝贝取出,先送与赵批示使看看,再行决计。”
杨、刘二先调派轻骑,先向顺天王发了捷报。而后赶快贴了早已筹办好之安民布告,奉告城内众住民、商贾、官员,一民不杀,平常买卖劳作运营,按例为之。杨向武暂为地目府知府,刘思德暂为总兵,各小头自带亲信目摆列各小衙门统领前府衙旧官。前府衙官员还是上得府堂点卯,所辖之事还是。但奉告其如有顺从之心,必碎尸万段。乘乱打劫之人,立斩之。官吏之人,见有官做,便不会去反,哪管你主子是敌是友,顺服得很。故第二日天明之时,城内次序井然,百姓仍然各做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