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孟子真献上良策[第1页/共4页]
孟伦见其打扮,虽不像官兵,但又不似强盗之混乱无章,心中便有八分了然,便道:“谐位豪杰,切莫脱手,但是‘顺天军’?我便是来投你们的。”
一进帐子,这大汉便瞥见孟伦,笑道:“大魏这天下倒是亡了,你看有功名之人都弃暗投明。我这里便来者不拒了。”
那人瞥见孟子真,道:“方才有军士报得,你来投我顺天军,是也?”
孟伦道:“我原是都城工部一九品主事,主管城建、水利,因获咎权贵,毒害罢官。”
孟伦亦一一见过,穆子丰又问其来源,孟伦自是全说了,又将马匹,兵器作了见面之礼。穆子丰听罢,点头感喟道:“有才之人,却不消之,可惜可惜。子真兄弟,我军现在困于山中,虽是有志,但却出不得这天风山,内里塞北布政司吕志有携都司谷青四周派兵搜山。我这山中,懦夫甚多,却没几个谋士,子真兄弟有可何良谋?”
“天王只知其弊,而忘其利。全省之兵集结于天风山,州府必然空虚,若此时进犯,是正时候。若破了州府,正可行我扼守坚城之攻略。我从都城来此,在塞北之地,一起上,见饿死人丁浩繁,本就受灾之年,朝廷又发兵来犯我。各州县空虚得很。再说这府兵,长年欠饷,再经此一灾,士气全无。现在破敌却恰是时候。”
孟伦道:“确是如此,小人姓孟名伦字子真。愿投顺天王,总计大业。敢问将军贵姓大名?”
李让一听,赶快站起,道:“如此说来,你是个有功名之人?我这军中却最需文人,孟主事请先坐下稍等,容我禀告天王一声。”
杨向武听罢,亦是佩服穆子丰粗中有细,乱中求稳,道:“天王放心,若无埋伏,攻城之事,向武早已谙练。定不会叫天王绝望。”
“今番,天风山内里康州府兵搜山。是想集结全塞北之兵力,剿除我顺天军于这大山以内。我军虽有一万之众,但作战军队,止三千人马,其他则是家眷后勤各部,粮草止一月不足,若再如此下去,这天风山倒是呆不得了。只得丢了这刚建好之营盘,率众突围。”
穆子丰不解道:“此话怎讲?”
止阿谁穆子丰,还算人物,想着建此奇迹来。故见着孟伦,上宾接待,并服从其计。但部下人一定肯服。酒宴过后,孟伦已回房安息。穆子丰想起方才所说大略,又回至大帐当中,翻看舆图,心中运营。但见杨向武出去。
提及这孟伦孟子真,却不得不说另一豪杰,在启安年间亦是大名鼎鼎。他便是“顺天王”穆子丰。穆子丰,字定升,塞北边柳卫边兵出身。时价启安初年,朝纲不稳,欠得边柳卫边兵银饷数年之久,边兵忍无可忍,起事造了反,带头之人,便是这佰总穆子丰。今后,隐入西北天风山,号召众绿林豪杰入伙。由是行伍出身,穆子丰部较其他义兵,强上很多。其所统领之“顺天军”,兵马均颠末练习,军纪又好,亦不扰民害民。在塞北之地,化整为零。敌若强则隐,弱则攻,亦打下很多县镇。每克一城,必开仓放米,帮助贫民。并充公恶霸地主、无德富商豪强之粮钱,充做军资。随后全军转战他地,并不占城而守,故每城贫苦百姓、四方流民亦有很多从义兵之人。十余年内,收编江湖豪客、流民甚多,百战以后,选得大将十数人矣。此中张林宗、李让、刘思德、杨向武四员亲信大将乃是其得力助手。但军中文人颇少,亦让穆子丰难有商讨之人。
“天王有四海之心,又如何能怕这点小难?现朝廷主力均在对抗狼狄,故义兵之事,安抚为上。久闻天王虎胆豪杰,不畏刁悍。但人若过于朴直,却易断裂。大丈夫行事天下,能伸能屈才好。若占一城便可向朝廷虚议招安之意,大要顺服,显你天王实只为当个州府之官,图个繁华而并无弘愿。如朝廷应允则趁机扩大权势。若不允,则据城死战,尽力防备,官军一定可破也。若真破城,再据险要之地藏匿、游击作战,等候机会再去进犯县镇。如此一顺一抗,则朝廷疲于对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