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时空走私1859》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零零章 十三岁的提督大人[第3页/共4页]

不过,因为相隔太远,又没有电报之类的先进通信设施,北京对火线战事的体味,都只能由本地官员上报。

很快,咸丰天子就下了唆使,对何桂清,要求是立即下旨撤职查办,马上缉捕进京,原两江总督的职位由薛焕暂代,对于张玉良则马上撤职,但准予戴罪建功,本部兵马受杭州将军瑞昌节制。之以是辨别对待,主如果考虑到张玉良部下另有一支兵马,为了制止对方狗急跳墙,才没有抓他进京,只是撤职留任。别的,江南提督这个位子,则给了精武军总办李永吉。

这是典范的文人式黑手,是用笔杆子杀人,就是要置现在还是两江总督的何桂清以及还是广西提督的张玉良于死地,这此中特别是何桂清,只要何桂清完整不利,两江总督的位子才气腾出来,薛焕才有机遇接办两江总督这个让人眼红的位子。

不管如何样吧,一个十三岁的实权提督,甭管如何当上的,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传奇性,不管放在那里都是个热点话题,正因为如此,李永吉一下子就出了大名,再也不能像畴昔那样冷静无闻了。

当然最首要的是,提督要开府建衙,意义就是平时不下虎帐,有点近似文官了,如许一来,李永吉就没法整天去精武军的虎帐泡着,精武军官兵的详细批示方面,就会交给部下,或者朝廷直接安插人手。

简朴说,在薛焕的奏章中,就是三个主题,先汇报险情,再称道本身,最后弹劾告状,可谓是层层相扣,紧密相连,乍一看是在描述究竟,实在却包含着满满的歹意,也就是说,最后那段告状的处所才是重点。

正因为信赖薛焕,加上姑苏大捷过分奋发民气,再对比一下其他军队的战绩,更显出其别人的无能。思来想去,性子急的咸丰天子就决定信赖薛焕一次,真的给年仅十三岁的李永吉一个江南提督的身份,用如许的体例敲打一下其别人。为此,他除了不竭说姑苏之战的胜利意义,竟然还拿出甚么甘罗十二岁为相的例子来辩驳廷臣,又说甚么危急之时当行危急之事,还搬出大功不赏何故面对天下等借口。

单从春秋来看,李永吉这下子绝对是要记入史册了,最起码是大清朝有史以来最年青的提督,同时也是汉人中最年青的从一品大员,就升官速率来讲,也绝对是有史以来升官最快的汉人。

至于张玉良,则把他写成一个怯懦怕事,笨拙无能之辈,侧重写他放火烧城,杀敌冒功,临阵脱逃等大罪。不过,之前派人掠取精武军的批示权之类的事情反而没说,因为薛焕以为从道理来讲,当时张玉良没做错,他毕竟是提督,方法受客军的批示权理所该当,写这个反而不美,毕竟写了这个,就得写李永吉以后恼羞成怒佯攻姑苏的事儿了。

提督固然是武职,但再如何说也是从一品的大官,近似于雄师区的司令员,是开府建衙的地点,而一个十三岁的提督,更是只能用骇人听闻来描述。

此中文官根基都是要派往姑苏跟无锡两地任职的处所官员,这倒也罢了,但那两名武官,却都是从外省调来的初级军官,他俩的官阶是正二品的总兵,职务是江苏镇军务总帮办,就官阶职务来讲,等因而江苏省军务体系中仅次于李永吉的存在。

薛焕在密折中说,提督的官职虽大,但也要受巡抚以及两江总督的节制,一旦成了江南提督,全部江南空中他都有任务保护,这就叫名正言顺,再也没有推委的余地,以精武军的战力,必能再建奇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