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第四十五章[第1页/共3页]
“胡婶子,你在我们府里上工也不是一两日了,怎的还不知正房的端方么?太太这几日犯了心角痛正不耐烦聒噪,你这一嗓子如果惊了太太,可有我们受的。”
到了正房院外,便不见了随便走动的小丫环。
待进了堂屋,莺歌便让姚惠然在内里等着,自个儿则挑了帘子进了内间。姚惠然站在帘子外模糊闻声阁房里有人说话的声儿,只不过几句话的工夫,莺歌便又挑了帘子走了出来,对姚惠然点点头,还抬高了声儿叮嘱道,“别似方才那么大火气,太太心境不太好。”见姚惠然挑眉点头,她也点了点头,“出来吧。”
雁翎闻言,顿了顿,又道,“你且得跟我说说是为何要见太太。你也晓得,太太这两日犯了心角痛,便是常日里不大来往的太太们,平常也是不见的。胡婶子你今儿领个女人便说要见太太,如果扰了太承平静,我们也不好过。且现在大少爷在家呢,那可不是个心慈的主儿,昨儿个还把那姚家的大姐儿……”说到这儿,她掩嘴儿笑了笑,到底没把这番话说完。
姚惠然晓得她心中所想,却并不觉得意,反倒笑着与她道,“胡大婶儿不说,我还真不晓得这些事儿。”
身边胡大婶儿还在絮絮的说着,“……传闻是本家婶子的娘家侄女,暮年也是溧水县城住着的人家。厥后跟着周家老爷的堂兄弟去了燕都城做买卖,也不算起家,到现在她老子没了,兄弟也就是那位堂伯家里的一个掌柜。”说到这里还感慨道,“如果遵循周家现在的家势,这门婚事便结的有些低了。可那位堂伯对周家可也算是有大恩的,只现在将老妻的娘家侄女嫁过来,也未见得安的美意。当年周家风雨飘摇的没甚么根底,可现在产业不知翻了几倍,此时才眼红也不是没有的。”
在炕边儿还立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应是胡大婶儿方才口中的那位石嬷嬷。
只见炕前四五步外立了个十岁出头的小女人,穿了件青色绣白兰草粉蝶的棉布小袄,底下是一条月白的挑线裙子,清清丽丽的,仿佛一把水葱儿。这小女人,有一双大大的杏眼,后眼角微微上挑,让她在清丽脱俗当中分外又多了几分娇媚。最可贵的是,这一双清丽又带着娇媚的眼睛里,却有种坦开阔荡的磊落豪气,在如许大小的贩子女人身上,这可就太少见了。
姚惠然是当代人,不管是姑苏园林还是故宫、颐和园的都曾去玩耍过,也算是见地过当代修建的最高水准。可那毕竟是后代又重新补葺过的园子,且完整成了供游人赏玩的处所,全然不如面前这周家大院这般充满着真正中国当代的糊口力息。
半闭着的桐油门后模糊能瞧见一方影壁,正有一个小丫头提了半桶水在擦洗那雕了福字的汉白玉影壁。
姚惠然有着当代人的灵魂,从小接管的教诲便是大家划1、男女划一。现在虽莫名其妙到了当代,骨子里却还是没有那种尊卑的看法。如许构成的气质,在周太太如许的可算是经历过人间浮华的妇人眼里,可不就是一份大大的奇特。
胡大婶儿见了忙打号召,“莺歌女人。”
那边胡大婶儿正笑着与她道,“小翠儿,太太可在?”
姚惠然没心机密查周家的事儿,这类宅院里的事儿与她没有半毛钱的干系。只胡大婶儿时长辈,又是老友胡大牛的娘,更一向照拂姚琇莹。她这才一起上按捺着心中的不耐,与她笑语相对,也算是尽个礼道。
一边儿说着,便拉着姚惠然的手朝着正房走去,竟再也不看那雁翎一眼。
因着周家大少爷月尾便要攀亲,院子里到处都张扬着喜气儿。